【作者信息拓展】贾谊思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者信息拓展】贾谊思想

【作者信息拓展】贾谊思想  西汉初年,儒生陆贾与叔孙通等人便在总结秦亡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儒家治国的设想,但因当时 尚有干戈 、四海未平,高祖刘邦并未来得及把他们的设想付诸政治实践便去世了。实际上,在西汉初期真正将儒家学说推到政治前台的是汉文帝时的著名儒者——贾谊。他以清醒的历史意识和敏锐的现实眼光,冲破文帝时甚嚣尘上的道家、黄老之学的束缚,不顾当朝元老旧臣的诽谤与排挤,接过陆贾与叔孙通等人的行仁义、法先圣 、制礼仪 、别尊卑的儒家主张,为汉家王朝制定了仁与礼相结合的政治蓝图,引起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汉文帝的重视,并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仁与礼   贾谊的政治思想与陆贾一样,贾谊也是以总结秦王朝灭亡的教训作为其思想出发点的。贾谊说: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 认为 察盛衰之理 是为汉朝 立经陈纪 、制定 万世法程 的依据。不仅如此,与陆贾认为秦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是 专任刑罚 而 不尚仁义 一样,贾谊也说,秦朝千错万错,归根到底就是一个错—— 仁义不施 。因此,在贾谊看来,在使汉朝长治久安而不至于重蹈秦亡的覆辙,就必须 施仁义 、行仁政。君行仁政, 以幸天下,以育群生,至仁也。但是,与陆贾的仁义观有所不同的是,贾谊的仁义观已带有了强烈的民本主义的色彩。贾谊从秦的强大与灭亡中,看到了 民 在国家治乱兴衰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贾谊认为,秦之所以强大起来并能统一天下,根本原因就在于它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并合乎了民心。在当时, 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天下 , 秦南面而亡天下,是上有天子也,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那么,秦又为什么失天下呢·这主要是因为秦在得天下之后,不但不爱惜民力,而且还繁刑严诛,横征暴敛,不顾人民的生活,结果 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因此贾谊说: 故夫民者,至贱而不可简也,至愚而不可欺也。故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 ,所以, 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以这种民本主义思想为基础,贾谊认为 施仁义 、行仁政,其主要内容就是 爱民 , 故夫民者,弗爱则弗附 ,只有 与民以福 , 与民以财,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反之,如果象秦朝那样, 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其结果只能落得个 身死人手,而为天下笑 的下场②。总之,以 爱民 为主要内容的 施仁义 、行仁政的思想是贾谊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在研究历史的同时,贾谊对汉朝的社会现实也进行仔细考察。贾谊认为,当时的情况是,在表面平静的景象之后已隐藏着种种矛盾和行将到来的社会危机:农民暴乱已时或出现;诸侯王僭上越等、割据反叛,已构成了对中央政权的严重威胁;整个社会以 侈靡相竞 、 以出伦逾等相骄,社会风气每况愈下。因此,在贾谊看来,当时的汉朝是一个没有健全的等级制度、没有 礼义廉耻 、 俗至不敬也、至无等也、至冒其上也 的 奸人冀幸而众心疑惑 的社会。面对这样一种 上无制度,弃礼义,捐廉丑 的社会现实,贾谊忧心忡忡,认为再也不能遵奉 无动为大 的道家 黄老之术 了,而必须 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以 立君臣、等上下、使纲纪有序、六亲和睦.只有这样,才能使 诸侯轨道,百姓素朴,狱讼衰息 。因此,叔孙通等人倡导的制礼仪、明尊卑、以 礼 治国的主张,也成了贾谊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谊认为: 礼者,所以固国家、定社稷,使君无失其民者也。主臣,礼之正也;威德在君,礼之分也;尊卑大小,强弱有位,礼之数也。 也就是说,只有通过 礼 ,才能使君臣有别、尊卑有序、强弱有位,也才能使臣不敢欺君、下不敢凌上、卑不敢僭尊。只有这样,国家才能稳固、社稷才能长久。因此,在贾谊看来, 礼 是治国之本,如果丧失了 礼 ,国家便会灭亡。贾谊认为,秦朝 违礼义、弃伦理 , 灭四维(礼、义、廉、耻)而不张,故君臣乖而相攘,上下乱僭而无差,父子六亲殃戮而失其宜,奸人并起,万民离畔,凡十三岁而社稷为虚。 从这种思想出发,贾谊主张建立起森严的礼仪制度。他说: 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    古者圣王制为等列,内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然后有官师、小吏,延及庶人,等级分明,而天子加焉,故其尊不可及也。 那么,如何才能区别人们的尊卑贵贱的等级呢·贾谊认为,这就要依靠礼仪、车骑、服装、章旗等外部标志。因为 人之情不异,面目状貌同类,贵贱之别非根著于形容也。所持以别贵贱、明尊卑者,等级、势力、衣服、号令也。 如果没有这些标志,人们在远处便无法识别某人的社会等级,而只能 近习乎形态,然后能识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