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忠县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管理对策.docVIP

浅析忠县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管理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忠县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管理对策

浅析忠县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管理对策   摘 要:本文结合重庆市忠县自身的地形地貌、土壤和植被、饮水状况等条件,对重庆市忠县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进行相关论述和探讨。   关键词:忠县 饮水工程 建设与管理      一、重庆市忠县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忠县属渝巴东北弧群褶皱带平行岭谷区。全县从西北至东南依次由金华山、挖断山、方斗山三个背斜和其间的拔山、忠州两个向斜组成,从东南向西北走向,与忠州向斜的长江近乎平行排列,呈现出“三山两槽一条江”的地表形态,形成以丘陵为主,山地、平坝、丘陵兼而有之的复杂地貌。其中山地占全县幅员面积的56.6%,丘陵占全县幅员面积的34.5%,平坝占8.9%,忠县在25度以上的坡耕地有4570万亩。地貌可分为背斜低山和槽谷丘陵两大类。背斜低山面积占全县幅员面积的25.8%;槽谷丘陵面积占全县幅员面积的74.2%。   2、土壤和植被   忠县地质岩层简单,从第四纪新冲积到二迭纪下流出的茅口组共13个层次,侏罗纪分布最广,三迭纪岩层出露简单,第四纪新老冲积只在冲新河两岸零星分布。土壤普查结果表明,全县大致可分为4个土类,7个亚类,21个土属,66个土种,78个变种。第四纪新老冲积土约有9.7万亩,占幅员面积的3%,分布在溪河和长江沿岸,其中紫色冲积土,水稻土比重较大,土层深厚,耕性良好,宜种性广,作水工建筑材料较差;老冲积黄泥土,水稻土比重较小,土中夹卵石,粘、酸、瘦,作水工建筑材料较差。侏罗纪岩层发育而成的紫色土和水稻土约288万亩,占幅员面积的88%,主要分布在两个向斜及三个背斜600m以下地段,多数土层较厚,土质肥沃,耕作容易,适种性广,也适宜作水工建筑材料,少数遂宁组发育而成的沙土和泥质沙土(约49万亩),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瘦薄,抗旱力差,可作水工建筑材料。三迭纪和二迭纪岩层发育而成的黄泥土和水稻土约29.9万亩,占幅员面积的9%,主要分布在三个背斜600m以上地段,自然肥力较高,但多数粘重难耕,缺磷、酸性,适种性广,建筑材料较差。   3、农村饮水状况   通过各级政府和广大的干群多年来的努力,截止2009年底,忠县已建设农村饮水工程846处(下转第116页)其中集中式供水工程124处,乡镇场镇供水工程38处。解决农村饮水近25万人,年供水量达522万立方。但忠县农村饮水安全未达标44.5万人,主要是因水质、水量、方便程度等原因,对人畜饮水来说不容乐观。   4、农田水利存在的问题   ①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工程性缺水严重   目前,全县水利工程蓄引提总水量12024万立方米,全县人均水利工程蓄、引、提水量为120.6立方米,水利化程度仅为24.11%,水库集雨面积302.68平方公里,仅占幅员面积的13.8%,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且水利工程的分布与需水布局极不协调,有的缺水地区甚至无法补剂水源。全县旱涝保收面积只有10.38万亩,仅占全县耕地面积12.5%,绝大多数农村还处在靠天吃饭的境地。无论工程数量和蓄水量,与实际需要相差太远,更谈不上抗旱能力的保障问题。   ② 水利工程病险严重   到2008年底,全县还有5座小(一)型水库和40座小(二)型水库存在着病险,虽经2009-2010年除险加固,但还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全县山平塘有6962口,有3505口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占全县总数的50.34%。   ③渠系配套差   全县小(二)型及以上水利工程干支渠应配套1009千米,实际配套只有510.2千米,占应配套的50.56%;应防渗而未防渗的渠道有313.02千米,占应防渗的68.17%。已配套渠道大部分为沿山明渠,受山洪、滑坡影响,损毁严重,据调查,全县已配套渠道已经损毁310千米,马尔坝水库、万胜水库等80余座水库因渠系不配套或渠道损毁有水放不出,对农田灌溉和解决人畜饮水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益。   二、对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管理的对策   1、全面了解我县的自然条件,合理规划、科学统筹。   我县以丘陵为主,山地、平坝,地貌较为复杂,另外水土流失严重、抗旱能力差。在实施规划和统筹时,都要考虑到这些具体因素,因地制宜。重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规划和设计,促进农村安全饮水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正在争取的项目,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周密考虑,确保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高标准、高质量、一次性投资建设到位,以保证群众有水吃,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按照“实事求是、先易后难、整镇推进、效益优先”的原则,以中心场镇等人口聚集地为重点,全面推行乡镇供水工程竞标入围机制,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骨干供水工程,到2012年,投入1.8亿元,新建和改造黄金、兴峰、新生等集镇自水厂19座,建立农村人畜饮水安全供水体系,加快实施农村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