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缺陷治理效果影响-企业管理专业论文.docx

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缺陷治理效果影响-企业管理专业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缺陷治理效果影响-企业管理专业论文

摘 摘 要 ⅰ ⅰ 摘 要 随着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企业由于内部控制失效而陷入经营失败或财务丑闻的案 件,我国政策界和学术界都已经开始逐渐意识到内部控制在上市公司运营过程中,所 起到的关键性作用。财政部、审计署、银监会、证监会以及保监会在 2008 年联合颁 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要求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 自评报告中披露具体的缺陷信息,及其整改情况,并于 2010 年,在《企业内部控制 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中强制性要求我国主板上市公司披露该自评报告, 于 2012 年开始实施。伴随着自评报告的强制性披露,我国学术界开始逐渐将研究视 角转向内部控制缺陷,近几年,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 果,但至今少有学者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治理进行研究。本文以此为契机,以公司治理 为研究视角,从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四个方面来研究其对内部控制缺陷治 理效果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重点围绕着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治理展开,文章结构可划分为理论和 实证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包括文献综述、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文献综述部分从国内 外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方法,以及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缺陷治理效果影响两方面 进行了梳理,然后对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治理效果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此外,从公司治 理与内部控制共同的产生前提、存在目的、相互关系以及影响机理四个方面出发,对 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部分也做了以下两方面的 工作: (1)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以下简称《审计指引》)中所列示的内部 控制重大缺陷的迹象,选取 2010 年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 197 家公司进行特征分 析。使用简单统计的方法对样本公司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同时使用配对样本 T 检验 的方法对样本进行公司治理特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公司 股东大会会议次数、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审计委员会规模、审计委员 会独立性、监事会成员持股比例显著高于非缺陷公司;同时,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 模和高管薪酬显著低于非缺陷公司。 (2)论文搜集了 197 家样本公司 2010、2011、2012、2013 年,四年的公司治理 指标,并用打分的方法对四年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治理效果进行量化。通过多元线性 回归模型,研究暴露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后,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缺陷治理效果的影 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缺陷治理效果的影响 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缺陷治理效果的影响 ⅱ ⅱ 响。实证结果显示:公司治理中股权集中度、董事会人数、独立董事的比例、监事会 会议次数、监事会成员持股比例、高管薪酬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治理效果呈显著的 正相关关系。董事会会议次数、监事会人数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治理效果呈显著的 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公司治理;缺陷治理 Abstract Abstract ⅲ ⅲ Abstract With many companys broke out cases of business failure or financial scandal, as a result of the failure of internal controls, our policy and academia has begun to realize the critical role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Ministry of Finance, Audit, CBRC, CSRC and CIRC has promulgated the 《basic norms of internal control》 in 2008,requireing that companys should publish the defect information in the internal control self-assessment report. And mandatory requirements that all of our motherboards companies must disclose the self-assessment report in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Guidelines》 publiced in 2010, and 2012 started. With the self-assessment report of mandatory disclosure, our scholars began to focus on the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In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