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康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脾肾亏虚、湿毒浸蕴型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医内科学专业论文.docx

肝肾康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脾肾亏虚、湿毒浸蕴型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医内科学专业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肾康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脾肾亏虚、湿毒浸蕴型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医内科学专业论文

4.2 乙肝抗原及乙肝 DNA 定量的认识 20 4.3 本课题对各项指标的处理 20 5 本课题的研究结论 20 结 语 22 参考文献 23 综 述 25 附 录 37 致 谢 38 PAGE PAGE 10 引 言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 HBV-GN)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诱发的肾小球肾炎,常简称为乙肝相关性肾炎或乙 肝肾。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是由免疫介导,病毒、宿主、环境因素相互 作用的结果,但也有学者认为是HBV直接感染肾组织引起。乙肝相关性肾的患者,儿童 30%-60%可以自发缓解,但约有半数以上的患者在起病1年后临床症状仍持续存在,甚 至进展至慢性肾衰竭。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发区,慢性HBV感染者超过1.2亿, 占世界HBsAg携带者人数的1/3[1],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肾小球肾炎占所有肾小球肾炎 的16.6%-32%[2]。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就显得比较急迫。关于乙 肝相关性肾炎的治疗,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有学者认为常规糖皮质激素和(或)其他 免疫抑制剂可抑制免疫及炎症反应,减少尿蛋白,但也有学者认为免疫抑制治疗并无 肯定疗效,可能促使病毒复制;抗病毒治疗能减弱HBV的复制,缓解尿蛋白,改善患 者病情,但也有治疗无效及停药后复发率高的报道。 中医根据乙肝相关性肾炎的症状及演变规律,可将其归属“尿血”“水肿”“虚 劳”“黄疸”等范畴[3]。认为其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过劳伤肾,湿热疫毒侵 犯,直接犯肾,或寄居于肝,浸淫及肾,以致正虚邪伏,邪正相持,肾失封藏,精微 下泄;湿热疫毒蕴结,阻遏气机,肾主水功能失司,水湿停聚,溢于肌肤而为肿。湿 热疫毒恋滞不化,郁而热灼津液,又耗气伤阴;湿热蕴蒸,脾胃失于健运,从而导致 肝肾阴亏、脾肾气(阳)虚或气阴两虚,临床上出现虚实夹杂的表现。其病机特征为 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阴虚、脾肾气虚或气阴两虚,标实为湿热毒邪壅结三焦,正虚 与邪实夹杂互为因果而致病。 肝肾康此方是导师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总结而成,针对乙肝相关性肾炎的本虚标实 的病机特征,治以扶正祛邪之法。茵陈、夏枯草、白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清利肝胆 湿热,祛除邪气;党参、黄芪、枸杞等药物补肾健脾,益气扶正,祛邪外出;扶正与 祛邪并举,缓解病情。本课题的目的为,观察肝肾康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疗效, 探讨肝肾康治疗本病的相关机制,为临床上进一步改良及推广该配方提供试验及理论 基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本课题所有病例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08月至2012年01月肾病 科住院、门诊病人,山东省立医院2011年03月至2012年01月肾内科部分住院病人,符 合筛选标准病例共5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 2 研究方法 2.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部分章节内容[4]、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医诊断学》以及《中医内科学》教材第6版 相关内容(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结合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制定本课题脾肾亏 虚,湿毒浸蕴证的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标准 [6]。 2.1.1 参考标准 主症: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纳少便溏,神疲肢冷,面色苍白,小便短少,舌质 淡胖,苔白,脉沉细无力。 次症:面浮肢肿,脘腹胀满,纳呆恶心,烦渴不多饮,口有秽臭,肢体重着,头 重如裹,大便粘滞,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 2.1.2 判定规则 (1)倦怠乏力; (2)腰膝酸软; (3)面浮肢肿; (4)食少纳呆; (5)脘腹胀满; (6)肢体困重; (7)烦躁易怒; (8)口干、口苦、口粘腻; 舌脉: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舌红苔黄,脉弦滑。 具备(1)(2)及(3)-(8)中一项,并结合舌脉可诊断。 2.1.3 症状体征量化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2 年制定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 行)》进行治疗前后量化评分,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表 1 主症分级量化及评分标准 主症 轻(2 分) 中(4 分) 重(6 分) 倦怠乏力 腰膝酸软 偶感疲乏, 一般活动即感乏力, 休息时亦感疲乏无力 程度轻微 间歇出现 晨起腰酸膝软, 腰酸持续、 腰酸难忍、 捶打可止 膝软不任重物 膝软不欲行走 注:无症状者为 0 分  表 2 次症分级量化及评分标准 次症 轻(1 分) 中(2 分) 重(3 分) 面浮肢肿 晨起眼睑浮肿,或午后足肿, 眼睑及双下肢浮肿, 全身浮肿,按之深陷 肿势隐约可见 按之可陷 食少纳呆 食欲欠佳,食量略减 食欲不振,食量减少 食欲甚差,食量减少极明显 脘腹胀满 脘腹稍胀,可以忍受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