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妈妈,特殊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殊妈妈,特殊爱

特殊妈妈,特殊爱   毋庸置疑,人类一切努力的结果最终都要留给孩子,留给未来。   可是,罪犯的孩子却没有这一切。不是他们生而无权,也不是他们低人一等,只因为他们的父母犯罪。他们的人数不可小瞧。按中国各级法院每年审判的40万案件计算,罪犯人数至少在40万以上,已婚罪犯估算为70%,也就是说,约有28万名罪犯造成28万以上罪犯孩子的恶劣处境。   就在这些孩子孤苦无依、四处流浪、精神和肉体遭受摧残的时候,“妈妈”出现了。10年来,“妈妈”不问寒暑劳累,自筹资金,先后在全国创办了6座儿童村。无偿救助罪犯的孩子600余名,使他们能依学龄上学,在那个遮风挡雨的“村”里可以生活到父母刑满释放为止。   特殊的“妈妈”,奉献出了特殊的爱。   “妈妈”的名子叫张淑琴。      千里寻孤      张淑琴,1948年生,高中毕业。在陕西省陇县度过了3年插队知青生活后.被招工到县卫生院当了一名护士,后来又调进一所山区医院,常年奔波在乡村之间。1985年,她进入陕西省监狱管理局从事报纸编辑工作;1995年,她在陕西省少年犯管教所从事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从此和犯人打了10年的交道。“病人和犯人展示给我的都是阴暗面,一个是身体上的,一个是心理上的,但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历练,他们给了我使命感。”张淑琴说。   特殊的职业使张淑琴了解到由于父母服刑劳教而致使许多未成年孩子流落社会。她亲眼看到过一些孩子千里迢迢地到监狱找妈妈、爸爸。有个孩子从陕南的山里顺着铁路去汉中的监狱找爸爸。小脚上的两只凉鞋颜色不一。左红右绿.都绑着线绳。他饿了就吃路边地里的生包谷棒。渴了就喝路边的污水,困了就随地而倒,走了三天三夜到了汉中市,结果连监狱的影子都没找着。更别说找他的爸爸了。   她感触最深的一件事是:有一对兄妹,妈妈因盗窃入狱,爸爸最后跑掉了,下落不明,兄妹俩就终日在街上流浪。一天,他们用偷来的钱买了方便面和鞋,去监狱里看妈妈。隔着铁栅栏,终于看见日思夜想的妈妈了。兄妹俩嚎啕大哭,好久才说:“妈,快吃吧,这是我俩给你买的!”妈妈既喜又愧:唉,我没管孩子,孩子倒孝敬我……蓦地,她一激灵,神情紧张地问:“买东西的钱是从哪儿来的?”“我们……我们拿的……”“怎么拿的?”兄妹俩低头不语。妈妈当然知道“拿”的含义。她只觉得急火攻心,眼前一黑,“扑通”一声跪在孩子面前,说:“我求你们再也不要给我送东西了。我犯的就是盗窃罪,如果你们继续下去,我出不了监狱你们就得进监狱。”随即,她央求管教人员把两个孩子收留下来。尽管管教人员很同情他们,但也爱莫能助。那个时候,我们的社会还没有救助罪犯子女的专门机构。   这群孩子是被忽视的,是被长期忽视的,应该给他们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张淑琴陷入了沉思。突然,一股火苗在她心里呼呼燃烧起来!那就是――创办儿童村!消息传开后,有人打电话质问她:“全国有那么多好人的孩子、孤儿、失学儿童你不管。为什么要管罪犯的孩子?”   “一人犯罪,株连九族的观念还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人们把对烈士的敬佩、感激之情转移到烈士子女身上,同样也把对罪犯的痛恨、厌恶转移到他们的孩子身上,这是不公平的。”张淑琴说。   1996年5月26日,全国第一家替罪犯代养代教未成年人的儿童村在企业家郭建华的支持下在陕西省三原县东周村建立。媒体誉其为“世界第一村”。   紧接着。张淑琴和助手们开始了千里寻孤的征程。   一天.她们从罪犯陈淑芳口中得知,由于她杀夫伏法,她的两个孩子在略阳县大伯家放牛养猪。每天,姐妹俩背着比自己瘦弱的身体还要重的猪草在山道上行走,由于人小力单,常常连人带草摔下沟去。猪草不够了,要挨骂;牛滚坡了,要挨打。更甚的是,姐妹俩晚上挤在一间无门无窗的草房里.随时会遭受狼群的侵袭……   十万火急!   当天下午,张淑琴一行就奔赴汉中。哪曾料。在宝鸡遇到了大暴雨和塌方,只得三绕凤县。第二天下午一点才赶到略阳县官亭乡。面对东道主摆下的丰盛午宴,张淑琴第一句话就是:   “孩子呢?”   “孩子……先吃饭吧。”县司法局长欲言又止。   “先见孩子吧。”张淑琴很执著。   “孩子流落到宁强县另一个伯父家了……”   “对不起,我们马上赶往宁强!”张淑琴第一个扭头钻进车里。   颠簸120公里,她们一行于黄昏时分到达宁强,一打听,孩子还在15公里外的龙王乡。马不停蹄地赶到龙王乡时,太阳已经落山了。她们过了好几条河又爬上了一座大山。山上全是羊肠小道。   “小凤!小萍!”张淑琴焦急地唤着两个孩子的名字,声音嘶哑。   好久.从草丛中露出了两颗小脑袋。   小凤走在前面。破烂的花格衣裳露出了半截肚皮。小萍跟在后面。裤腿一只高一只低,布鞋跟草鞋差不多――脚趾全在外面露着。   看到陌生人,孩子战战兢兢的,额头上渗出密密的汗珠,互相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