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土地走出文将军
红土地走出文将军
红安,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不仅出“武将军”,而且人文会萃,“文将军”辈出。既有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张培刚,享誉世界文坛的叶君健,又有师从王国维的冯德清与子冯天瑜,当今执掌《求是》杂志的吴恒权,荣获中国新闻奖、人民日报副总编江绍高……
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 张培刚
张培刚在他60多年的经济学研究中,总是辛勤耕耘,奋力求真。他思想活跃,造诣高深。1982年,世界银行的经济专家钱纳里来华讲学时说:“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是你们中国人,是张培刚先生。这是中国人的骄傲。”1986年,西北大学教授何练成访美后说,哈佛大学一教授在座谈会上讲,张培刚才真正是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刘易斯、舒尔茨的理论比他提出的要晚好些年,他更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1992年,在庆祝他从事学术工作60年大会上,与会者公认,张培刚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代宗师。有学者说,北有马寅初著名的“人口理论”,南有张培刚的“发展理论”。
张培刚于1913年出生于湖北省红安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时候,就随家人放牛、砍柴、栽秧、割谷,亲身感受到农民生活的困苦和农业劳动的艰辛。20世纪初叶,国内军阀混战,民众困苦不堪。他常和小伙伴们在门前的池塘边吃饭,为了比谁家吃得好,就把饭菜甩一点到水里,看浮在水面上的油花谁的大。农民为什么这么苦?中国为什么这么穷?这都在年少的张培刚心中烙上了深深的印记。
1925年春,张培刚来到董必武任校长的武汉中学读书。1930年进入武汉大学经济系学习。大学毕业后,张培刚被选送到前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从事农村经济调查研究工作达6年之久,足迹遍及河北、浙江、广西等地的乡镇和农村,其间相继撰写了《清苑的农村经济》等4部著作,发表了40多篇论文。1936年,他写成《我国农民生活程度的低落》一文,大声疾呼社会人士和政府当局,重视农民生活日益困苦的问题。
首创发展经济学
1941年,张培刚考入哈佛大学。深入学习和研究当时世界最前沿的经济学理论。一条来自东方的小鱼,遨游于现代经济学的汪洋大海,他好奇地向着未知的水域奋力游去。张培刚是幸运的,在哈佛的5年间,他聆听了熊彼特、张伯伦、布莱克、汉森、厄谢尔、哈伯勒等大师的谆谆教诲。张培刚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国知识分子治国平天下的血液。在哈佛,张培刚始终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贫穷落后的祖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将如何实现工业化。在哈佛的讨论课上,他结合国内调查研究的第一手资料,阐述经济问题,侃侃而谈,令不同肤色的同窗深深折服。他决心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走一条前人未走的路径,啃“农业国实现工业化”这块硬骨头。
张培刚认为,农业国家的工业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大战后的中国也迟早必将面临如何实现工业化这一复杂而迫切的历史任务。他以中国的工业化为中心目标,在世界范围来探讨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要遇到的种种问题,特别是农业与工业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其调整和变动问题,于1945年冬完成了《农业与工业化》博士论文写作。1947年春,哈佛大学将该书列入《哈佛经济丛书》,于1949年出版。1951年译成西班牙文,在墨西哥出版。1969年英文本又在美国再版。该书获1946至1947年度哈佛大学最佳论文奖和“威尔士奖金”,哈佛大学经济学科最高荣誉奖。
祖国在召唤远行的游子。1949年2月,张培刚毅然辞去了联合国的职务,并婉言谢绝了哈佛大学两位导师的邀请,回到珞珈山麓的武汉大学,迎接新中国的解放。
由于种种原因,从1949年到1978年近30年的时间里,张培刚远离了他心爱的发展经济学,从事其它工作。1978年,他以65岁的高龄重返学术舞台。与有关专家合作出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等专著。近年来,他又倡导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并撰写《新发展经济学》等两部专著,为推动发展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牛肚理论”
作为著名经济学家,愈到晚年,张培刚先生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关注愈益深切。他对一些仍欠发达的农村、对众多仍不太富裕的农民永远有一种深深的牵挂。他说,在农业改造和工业化过程中,当前,农民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问题,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要通过发展,通过改革的办法去解决。
“文革”时期,张培刚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和另外一个老专家下放到襄阳放牛。两人放了4头牛,一次一头老母牛不听话,滚到淤泥中不起来。这两个书呆子,一个上前牵牛鼻子,一个拽牛尾巴,老母牛就是不起来。结果还是当地农民有办法,人家拿一个大竹杠子往牛肚子下一撬,老母牛一下就蹿上来了。张培刚先生说眼下中国问题不少,困难很多,就像一头陷入泥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细化管理及其在石油企业中应用研究.doc
- 精细化管理在电力建设项目中应用分析.doc
- 精细化管理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应用.doc
- 精细化管理在电力营销服务管理中应用.doc
- 精细化管理模式建立与运用探索.doc
- 精细化管理理念在企业管理中应用.doc
- 精细化管理理论在企业投资领域应用研究.doc
- 精细化财务管理在医院应用研究.doc
- 精细化财务管理在房地产行业中实施探讨.doc
- 精细化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中运用.doc
- 安全指示牌课件.pptx
- 基于NC集团王府家园项目的房地产开发风险管理深度剖析与策略构建.docx
- 长波前操作波联合试验装置:研制技术与工程应用的深度剖析.docx
- 关中地区秸秆覆盖对冬小麦生态效应的多维度解析与优化策略研究.docx
- 电动气旋流吸附器:从开发到特性的深度剖析.docx
- 河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现状、问题与发展路径探究.docx
- 湖湘传统图形:赋能特产包装的文化与商业价值.docx
- Banach空间若干可凹性与凸性:理论、关联及应用洞察.docx
- 反应性单体接枝聚偏氟乙烯:制备、结构、性能与多元应用的深度剖析.docx
- 利率市场化浪潮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挑战、策略与实践.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