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笆那边想象世界和思维空间.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篱笆那边想象世界和思维空间

篱笆那边想象世界和思维空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作者;   ②体会哲理诗集哲学和文学于一身,融理性和感情为一体的特点;感受哲理诗的语言与思想魅力;   2.能力目标:   ①理解作品通过意象表达思想的方式。   ②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利用网络进行语文方面的研究性学习并进而解决疑难的能力)   ③扩展阅读:赏析芒克的诗《阳光中的向日葵》,理解诗中蕴涵的寓意。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意识。理解诗歌蕴含的深刻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品通过意象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细腻敏感的情感世界。   【教学方法】   研讨合作――强调个性化阅读,同时创设研讨氛围,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认识分析能力,从而落实教学目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思路】   1.课前准备活动   学生们上网查关于狄金森的资料,了解这个作家,以及对该作家相关的一些评价。   2.整体感知活动   (1)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你都了解了哪些有关狄金森的情况?   (课堂上,学生就作家的了解和认识进行简单迅速的交流。教师作适当点评)   (2)全班朗读并背诵全诗   (3)研读全诗,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①诗中的草莓指什么?   ②“我”想不想爬过篱笆?为什么?   ③“我”能不能爬过?为什么?   ④那么,“我”愿不愿爬过?为什么?   ⑤上帝又指代什么?   ⑥如何理解“我”“想爬过”“能爬过”却又因为怕脏了围裙挨上帝的骂而不愿爬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⑦作者安排“上帝”这个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3.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诗歌绘成一幅画,并对画面进行描述。(这个环节,学生将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诗歌绘成一幅画,并对画面进行描述。)   以下摘录几段学生对自己绘画的描述:   生1:金色的阳光照耀着一棵鲜红的草莓。篱笆后站着一位小姑娘,目光里流露出无尽的渴望,清风撩起她洁白的裙子,草莓的清香在风中飞扬!可她抓不到草莓,因为她怕把裙子弄脏!   生2:透过围墙望去,篱笆那边,是红红一大片草莓,看起来一定很甜,真的好想把手伸过去,摘一颗放在嘴里,可想到那凶狠的邻居,还是退缩吧!离草莓远一些会比较安全!也许草莓会有虫子。   生3:高高的篱笆,上面浮满了泥土,红红的草莓,飘过阵阵香味,小姑娘爬过了篱笆,吃到了草莓,满身泥水,却不后悔!   生4:隔着篱笆,小姑娘在想:甜甜的草莓,多香!可我不能过去,弄脏了裙子妈妈一定会骂我……   生5:阳光洒在她的金色头发上,她的蓝眼睛闪耀着光芒,白白的小手扶住篱笆,不时的回头四处张望……啊,她品尝到了鲜红的草莓,天使般的微笑在她嘴角荡漾。她不经意间抬起头来,却迎来了上帝责备的目光!   就是这个环节,闪耀着同学们因年轻而固有的想象力,因对事物有一定认识而具备的思辨的光辉。我们一起探讨文中意象的深刻含义,把诗中意象归纳为以下对应的两组:   (1)草莓:美好的事物;上帝:禁锢思想的权威;“我”:被束缚者;篱笆:束缚的工具;围裙:代价。   (2)草莓:美丽(权利、金钱等)的诱惑;上帝:掌握真理的裁决者;“我”:企图违规者;篱笆:道德的标尺;围裙:代价。   4.探求诗中表达的人生哲理。   篱笆那边的草莓,触发了诗人无限诗情。“草莓”是这首诗的诗眼所在。如何理解草莓这一意象的内涵与外延,就成了解读这首诗的关键。从内容上看,诗中的“草莓”仿佛引领诗人回到了童稚时光,回想起了爬过篱笆采摘草莓并为此而担心家长责骂的往事。然而经历了情感挫折与人生孤苦的女诗人此时言说的则不仅仅是对往事的回忆了。“草莓”似乎代表着某种诱惑,某种隐秘的期盼,而这种诱惑与期盼恰恰是不被上帝允许的,或者说是不被传统的势力所允许的。然而,这种诱惑确实太强烈了?“草莓,真甜!”诗人无法抗拒。她多么希望上帝也是个孩子,可是上帝真会爬过去吗?这其中的复杂的心理感受与人生期待或许才是诗人想要表现的主题吧!   这首小诗可以作以下的理解:   ①要给孩子们一些空间,不能扼杀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②希望大人们能理解并尊重孩子们鲜活的心灵与个性;   ③孩子是纯真无邪的,对美好事物有着本能的向往和追求,上帝如果抛弃他至高无上的权利,抛开一切清规戒律,他也会去追求,并为追求而去牺牲;   ④上帝也不是圣人,他也会犯孩子们所犯的错误;   ⑤作为一个人,要敢于开拓,要有创新精神;   ⑥任何行为都要守规则。   ……   诗里来诗里去,同学们突然发现,他们联系现实,探索诗歌的现实意义。于是我们回到了现实,学生们的发言:   1.行贿受贿:   草莓――金钱的诱惑,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