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数感.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一、数感是什么 1、数感是每个公民都应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 2、一些关于数感内涵的说法。 云鹏、史炳星认为:“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作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作出有用的策略。”“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 叶蓓蓓认为:“数感是以‘数概念’在人脑中的扩展而产生的一种对数学问题的敏感。首先,数感是一种对数字(量)的直觉,并且是一种敏捷的感知,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通过对数学的‘第一印象’反应为数学问题,用数去表示量,帮助主体从感知的层面转到数学思维。”“其次,数感是一种具有培养性的直觉,它通过人对‘数概念’的扩张和延伸而反映为对数学感知不断提升的灵敏性。”“最后,数感作为直感,它具有非逻辑性,非演绎性,反应时间短,稳定性差等特性。” 史宁中、吕世虎认为:“‘数感’是对数的感悟。‘感’是外界刺激作用于主体而产生的,是通过肢体(如感官等)而不是通过大脑思维,它含有原始的、经验性的成分。悟是主体自身的,是通过大脑思维而产生的。‘感悟’既通过肢体又通过大脑。因此,既含有感知的成分又有思维的成分。”   在计算“□-4=9”和“100÷25=?”这类题目时,有些学生很可能会竭尽全力去寻找合适的计算程序来解决问题,而不会去努力寻找题目中数字的相关联系。但是,有些孩子则能应用自己掌握的数字事实来解决问题。   我们把孩子们具有这种对数字之间关联的意识以及灵活地解决数字问题的能力称为其对数字的“感觉”或“数感”。          ——(英)朱莉娅·安吉莱瑞            数感的内涵 国内外关于数感的内涵致可以归纳成这样几类: 其一,认为数感是“关于数字(量)的一种直觉”; 其二,认为数感与语感、方向感、美感等类似,都会有一种“直感”的涵义,具有对特定对象的一种敏感性及相关的鉴别(鉴赏)能力; 其三,认为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 其四,认为数感包含感觉、知觉、观念、能力,可以用“知识”来统一指称,这一知识是程序性的、内隐的、非结构性的。 《标准》重新对数感的内涵及功能作了表述。“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案例3 错在哪儿?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错了,请你指出错在哪儿? 1—1÷8=0 5÷ =2 8.8÷0.8=1.1 生1:我认为他没有按运算顺序算。 生2:他抄错了运算符号和数据。 生3:这道题目他没有乘除数的倒数。 …… 师:同学们对这些错误分析得很到位,以后大家在计算时,也要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 三、小学生数感发展水平的现状: 案例一: 五年级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选择题: 幸福小学平均每班人数45.4人。幸福小学可能有(???)个班。 ①??24?????②??25?????③??26?????④??28? 这道题正确率大约31% 案例二:谁的数感强 同样在班上属于中等水平的两位学生回答这样两个问题: 问题1:7/8更接近0.5还是更接近1? 生1:我认为更接近1。因为7/8化成小数等于0.875,所以它更接近于1。 生2:我也认为更接近于1。我想7/8大约是0.8多一点,所以更接近于1。 问题2:1/8更接近0.1还是更接近0.2? 生1:1/8=0.125,所以更接近于0.1。 生2:1/8大概是0.12多一点,所以它更接近于0.1。 案例三 上学期我班六年级部分学生做如下一题 下面哪个答案接近自己的年龄?( ) A.520分钟 B.520周 C.520小时 D.520个月 有部分学生选C或D 案例四 某县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填空题 已知A+B=60,A÷B=,那么A=( ),B=( ),正确率约50%左右,不可思议的是有些答案填4和6,20和30;36和24…… 四、 怎样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数轴的模型加强10的认识 4、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在数的大小比较中发展数感。 例如,一年级从10以内数的认数开始,就用木块和小棒的多少来比较数的大小,认识“<”、“>”,逐步建立数的大小的相对关系,5比1、2、3、4大,但比6、7、8、9 小。 (二)重视口算,淡化笔算,促进数感的建立。 口算就是心算,它以个人对数的基本性质和算术运算的理解为基础,为个性化、多样化地解决问题

文档评论(0)

静待花开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