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担过重让越来越多中等收入者成伪中产.docVIP

负担过重让越来越多中等收入者成伪中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负担过重让越来越多中等收入者成伪中产

负担过重让越来越多中等收入者成伪中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中等收入者是社会稳定的中坚,是扩大消费的主体。然而,过重负担之下,国内越来越多的中等收入者非但没有成为“中坚层”,反而成为“夹心层”。同时,低收入群体也在为难以跨入中等收入者行列而焦虑。建设“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社会”,任重道远。记者采访了几位普通居民,请他们就此话题吐露心声,畅谈期待。      北京市外企白领王媛:    生活压力大,成了“伪中产”    王媛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是人们眼中标准的“白领”。她月薪上万,每天衣着光鲜地出入高档写字楼,生活体面、滋润。2011年年初,她“升级”做了妈妈,不仅生活忙乱起来,更要好好考虑家庭整体规划,除了为父母养老,还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从幼儿园开始就得给孩子找好学校,费用不菲。如果再上辅导班,开销就更大了。”王媛算了算,学龄前就得预备10来万元。王媛是独生子女,父母养老自然要靠她。王媛的爱人来自农村,是家中唯一的儿子,以后也要承担两位老人的养老。    花销这么多,收入够用吗?王媛说,工资是她的主要收入来源,每月扣完各种保险、所得税后,拿到手里的有9300元左右。好在去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了,她每个月少交了500元左右的个人税。    “收入看起来不低,但工资涨速跟不上物价的涨速,而且我们公司工作压力挺大的。每年经过严格的考核评比,只有评级靠前,工资涨幅才能超过10%。”王媛说,生完孩子后,有好几个月没工作,收入也少了不少。她觉得自己成了“伪中产”。    说到股票、基金等财产性收入,王媛只能苦笑。2007年,A股达到有史以来最高点时,王媛随大流进入资本市场,买股票、买基金。然而,随着A股持续下跌,现在她都没心情去看股票账户了。    “最近打开账户一看,投进的10来万元钱,现在缩水了一半不止。基金除了一只还稍微稳定点外,其他的大约已经亏了20%。”王媛说,“本来还打算给儿子投资点教育基金,现在看来都不太合适。希望以后股市能正常、健康发展,让我们也能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哈尔滨药企销售员许亮:    岗位在低端,难有高工资    “如果安心干下去,日子也过得去,但年轻人总不想就这么认了。”许亮今年28岁,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为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实现职场跨越,三年时间他换了三份工作。    2008年,许亮从哈尔滨本地一所知名大学的食品工程专业毕业,进入一家食品企业做质量管理工作。“每天化验油脂、酸度、过氧化值,准时上班,准时下班,日子平平淡淡,待遇也平平淡淡的。”虽说专业对口,许亮仍然觉得每天和瓶瓶罐罐打交道,不是他理想中的职业。一年后,他离开了哈尔滨,跳槽到大庆市的一家乳品企业,“收入略有增加,但每天在生产车间里的工作就是排料、调配,晃来晃去还是老样子,人也学不到新知识,感觉毕业之后没有什么成长”。许亮说,企业对低端生产线的员工几乎没有什么培训,最大的培训项目就是企业ISO认证时进行的岗位培训,“即便拿到企业内部资格认证,如果跳槽,也是根本不顶用”。    “咱干的工作就是最基础的,每个月的工资也不高,就是2000元左右。离家又远,将来生活上还要面对很多实际的问题,还不如回到哈尔滨,至少家里可以照顾我的生活,压力也会小一点。”许亮说。    2011年年初,许亮舍弃了那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到哈尔滨一家生物制药企业搞销售。“现在的收入差不多每月有3000元,工作虽说辛苦些,每天要跑药店,维护良好的客户关系,但比起以前单调的生活,感觉充实很多,至少每天都能有成长,有积累。”   回顾三年来的职场生活,各种劳动保障无法衔接让许亮很头疼。“换一次单位就要重新办一次,很麻烦。要是各种保障都很健全,就算辞职单干,心里也有底。”   人往高处走,低端的产业里只有低端岗位和低工资。现在,许亮最大的希望就是多积累一些经验,将来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早点进入“中产”行列。      海口市按摩店老板刘荣光:    收入不稳定,攒钱不容易    冬日的海口市琼苑路,微风吹拂、绿叶婆娑。街边一个小胡同口,摆着一柱白色灯箱,上面写着:针灸、梅花针、三棱针、拔罐、刮痧。推开房门,老板刘荣光正在给客人按摩。    “按摩一次多少钱?”记者问。    “35元。”    “一天有几位客人?”    “不确定。最多一天来了11位。”刘荣光说着话,手并不停,拍拍打打,非常卖力。    1997年,刘荣光来到琼苑路,租了一个80平方米门面房,雇用七八个按摩工。当时,每个月能挣上万元。后来,因房屋拆迁,他只好再找新地方。几经换房,生意变得越来越清淡。    “做个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