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那片金色森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进那片金色森林

走进那片金色森林   2003年9月的一天,在鄂伦春自治旗所在地阿里河镇鄂伦春民研会的办公室里,我得到了鄂伦春族长者何青花著的《金色的森林》一书。这本书帮我们走近和亲近曾经在深山老林里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人。因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动,到阿里河镇,我专门去拜访了老人。见到她时,她特地拿出珍藏的“老照片”让我看,并在我的一再请求下,还送给了我一张。看完后,她又认真地把影集重又放回卧室内的一只古旧而质地优良的箱子里。她还找出几本自己已整理出的鄂伦春语词、词组汉语拼音标注和词义注释,并告之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这使我想起书的“后记”中老人很诚恳的一段话:“……我们民族有语言,没有文字,历史上只能用口教传授的方式把鄂伦春族游猎时的经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由于代代相传,鄂伦春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独特的游猎生活文化。现在,鄂伦春老一辈人活着的已经不多了,我也已经60多岁了,只想在有生之年为本民族做点有意义的事,让兄弟民族及我们民族的后代多几分了解鄂伦春人的生活习惯、民俗等方面的知识。”这是作者写此书的心意,也是编写鄂伦春语与汉族拼音对照词典的初衷,或许正是因为背后有这份庄严而厚重的人文关怀,使得这本书读来的韵味不同于一般的“作品”。   1936年2月,何青花出生在一个鄂伦春族猎民家庭。8岁开始跟随父亲在森林里打猎。195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关怀下走出森林开始上学。因成立自治旗,急需一批民族干部,于1953年离校参加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自愿到基层做鄂伦春猎民的定居工作。1964年调到甘奎乡任妇联主任。1979年后担任自治旗民政局任副局长、旗残联理事长、转业军人安置办主任等职。1992年退休。正如作者的小学老师、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巴音宝图在其著作的“序”中所言:从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她对生身民族――鄂伦春人森林生活的熟捻,更能看到她对浸润着古老色彩的风俗民情的深刻理解。   按照常规,或许这本书应该归类于民俗文化专著。因为作者从27个方面介绍和描述了半个多世纪前鄂伦春族的物质、精神和社会组织等文化图象。包括衣、食、住、行,包括妇女的社会地位与卫生用品,包括优秀猎手应具备的条件,包括年节,包括长寿与环境的关系等。依作者兴致所至,娓娓道来,无不引人入胜。   或许是出自生活中人,或许如上所言,是怀着情感与关怀在写。读此书,给我的收获有两点:使人开始怀疑冗长的某些话语和说教,而被真实可亲、能够感受到的传统狩猎文化的和谐韵律,猎人社会的温馨有序所感动。      依赖大自然界并与之和谐共荣   我国大小兴安岭地区在几百年前地广人稀,有丰富的森林、河流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这样的生存环境,使鄂伦春族的传统狩猎业得以延续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尽管300多年前迁移至黑龙江南岸之后,主流社会政治制度、策略的变化对鄂伦春族传统生活冲击接连发生,但是因为足以维持他们生活的森林还在,动物还在,河流依然在奔流,他们的狩猎文化虽然早已告别了鼎盛时期,但是尚能够延续,文化演进的链条尚没有断裂。   鄂伦春人自古以来以狩猎为生,因为他们所在的原始森林里,生长着各式毛皮动物与鸟类、植物,河里鱼很多,只需足够的时间就能满足他们的最低需求并提供充足的食物。这种直接陷入谋生活动的情况产生许多后果,而最大的后果是鄂伦春人要依赖大自然。仅就人类所需要的治疗而言,鄂伦春族的传统草药分为树类草药和草类草药。树类草药中,如漫山遍野的桦树,将桦树皮烧成灰,用开水冲着喝,也可治疗腹泻。而松木枯倒后,长出一种海绵状的白色薄片,剥下后裹扎在刀伤处,止血消炎。好像是天然的绷带。而在草类草药中,有一种叫“音吉汗依拉嘎”鄂伦春语是“狍仔”之意的草药。书中介绍,这种花会在狍子出生时开花。它生长在山坡或河卵石缝长矮草的地方,径长得很高,花骨朵很象狍子的脑袋,花朵是鲜艳的黄色。鄂伦春人一般用它煮水喝,它的劲儿很大,一次不能喝太多,主要治疗痢疾等。      与动物和植物和谐共生――一位外国学者眼中的鄂伦春世界      悠久的狩猎生活,使鄂伦春人形成了与狩猎对象动物,也包括植物的共生关系。由于鄂伦春人世代与大自然打交道,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来自大自然,所以他们从不随意乱砍滥伐树木。在野外生火取暖、做饭,也从不乱砍树木,而是到河边拣些漂流木,或者在林中拣些干枝丫、倒木之类烧火。   在森林中生活,鄂伦春人最注意的是火灾的发生。吸烟或在“斜仁柱”里点篝火,用过之后都小心翼翼地扒开土层,把烟火头、火柴头埋在含有水份的土里,再用脚结结实实地踩好。把自己用过的篝火用水浇灭后才离开。多少世纪以来,鄂伦春人没有因不注意用火而发生人为火灾的。鄂伦春人保护森林、保护树木,不仅注意火源,防止火灾发生,而且当雷击等原因造成森林火灾时,也会全力以赴。不论是男人、女人或是老人、儿童都会上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