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新生儿PICC置管及并发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新生儿PICC置管及并发症.ppt

护 理 护理(日常维护) 敷料的更换: --穿刺后24h更换,以后每7天更换一次 --新生儿应遵循“必要时更换”的原则 沖管 --沖管液的最小量为导管和附加装置容量的2倍 --使用不含防腐成分的生理盐水 --肝素盐水浓度:1~10U 封管液的配制 肝素钠盐水:每毫升含1-10U的肝素(安全的)每次 1-2 ml 抗感染封管液:万古霉素(有报道) 不要常规使用抗感染药物封管来预防CRBSI。特殊情况时可采取,例如:尽管采取了严格的无菌操作,长期留置带袖套的、隧道式导管的患者仍发生多次CRBSI Category Ⅱ Lock正确的封管 1. 封管的定义 给予正压保持畅通的静脉输液通路,用于输液结束后 2. 封管的溶液 肝素(10-100u/ml) 生理盐水 3.剂量 PICC封管量=(导管容积+外接器具容积)×2 一定要达到正压封管,使管腔内充满 封管液,可以避免血液返流。 Turbulent Flow Laminar Flow Clean正确的冲管 采用脉冲式方法,推一下停一下,使生理盐水在导管内形成小漩涡,加强冲管效果 直推:水注只能在导管中心流动,无法冲洗导管壁,容易造成导管腔狭窄而堵塞导管 脉冲:产生正、负压形成涡流,可有力地将粘在导管壁上的内容物冲洗干净 Clean正确的冲管 冲管的目的: 保持导管通畅 科学的冲管频率: 治疗间歇期每7天一次(患者的疾病和个体差异) 输注两种不同的药物之间(避免药物配伍禁忌) 抽血、输血或输注其它粘滞性药物(TPN),应立即先用20ml生理盐水,使用脉冲方式冲洗导管后再接其他输液 封管前 文献显示冲管频率和导管开口无关,正确的冲管 技术是唯一标准 关于冲管重要的提示 禁用10ML以下注射器 PICC管不能用于CT室高压注射造影剂 不要用力冲管 当冲管感觉费力时(通常伴有 输液速度减慢),应先抽回血,确定 导管是否通畅,不要暴力冲管,否则压 力过大使导管破裂。 冲管与封管护理的正确步骤 冲管 S 生理盐水 A 药物 S 生理盐水 封管 S 生理盐水 A 药物 S 生理盐水 H 肝素液 护理(日常维护) 新生儿为防堵管,使用电子泵控制输液速度 乙醇和丙酮等物质会对导管材质造成损伤,因此当使用含该类物质的溶液清洁护理穿刺点皮肤时,应等待其完全干燥后再加盖敷料 避免使用剪刀 警 告 使用 10ml以上 注射器 护理(日常维护) 并发症的处理 静脉炎处理 静脉炎分级: 1998年INS(Intravenous Nursing Society)分级 1+ 疼痛、红或肿 2+ 疼痛、红、红肿、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见红色条纹 3+ 疼痛、红、红肿、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见红色条纹、静脉变硬、条索 可能的原因 在导管穿刺过程中静脉壁受到的刺激(物理性静脉炎)(与穿刺技术有关) 在小静脉内放置过大的或材料过硬的导管,持续刺激静脉内皮(与材质有关) 通过尖端不在中心静脉内的导管输入刺激性药物(化学性静脉炎)(与输注药物有关) 穿刺前介绍穿刺程序、应用目的、使用好处,做好心理护理,降低应激反应的强烈程度 穿刺中保持与病人的良好交流 接触导管前冲洗干净附于手套上的滑石粉 将导管充分地浸泡在生理盐水中 送管中动作轻柔,尽量匀速运动 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 与机械刺激性静脉炎相关的病人活动 置管后3天内的活动: -活动的优势:促进静脉回流 -活动的劣势:增加导管活动的几率,增加摩擦刺激 原则:避免大幅度活动,活动量因人而异 静脉炎症状发生后的活动 -抬高患肢 -减少活动,避免肘关节活动 -适当增加手指的精细、灵巧活动 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在肿胀部位给以隔湿热敷(使用暖水袋),每次 30分钟,休息30分钟后再敷,效果更好 选择其他一些消肿软膏,如扶他林、喜疗妥 使用红外线治疗仪:在15cm的距离使用,第一天5秒, 第二天10秒,第三天15秒。症状未完全缓解可重复; ——可以预防性使用 机械性静脉炎的处理 感染的处理和预防 症状 原因 处理 预防 全身症状:反应差、皮肤花斑、拒奶、腹胀等 发热、寒战 穿刺点或静脉通路触痛、发红 从穿刺点处渗出液体穿刺点疼痛 穿刺点或上肢发热 早产儿免疫力低下 导管周围皮肤可能被感染 其它疾病引起的发热 导管护理过程中清洁或无菌条件不足 输液管路或液体被污染 导管穿刺过程中无菌条件不足 如果发现流脓或渗液,注意其颜色、气味和数量 向医生报告,并对穿刺点的创伤组织和/或从输液管及周围血管抽取的血液进行培养 拔除导管,如果医生要求,则对导管尖端进行培养 在操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