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部分植物生态学演替
群落生态学 第9章: 群落的演替 主要内容 引言:群落的动态 §1. 什么是演替? §2. 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3. 演替的其他分类 §4. 演替的顶极概念和理论 §5. 演替的机理学说 §6. 森林的演替 引言:群落的结构形成与动态 ——平衡vs.非平衡 群落集合过程 群落结构形成的平衡说 共同生活的物种,通过竞争、捕食、互利共生等种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相互牵制的整体,导致群落有全局稳定性的特点,在稳定状态下,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各种群的数量变化都不大。 群落实际上出现的变化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即干扰的作用所致。 群落结构形成的非平衡说 组成群落的物种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中,自然界的群落不存在全局稳定性,有的只是群落的抵抗性和恢复性。 抵抗性:群落抵抗外部干扰的能力;恢复性:群落受到干扰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 平衡说与非平衡说都强调群落是动态的! 两者对干扰的作用认识不同 平衡说认为干扰是群落发展过程的噪音 非平衡说认为干扰是群落发展的动力 两者强调的重点不同 平衡说强调群落处于平衡点时的性质;虽然承认其发展趋势,但对时间和变异性强调不够。 非平衡说强调群落远离平衡点时的变化过程,强调时间和变异性。 群落的动态 季节动态 波动——年际动态 限于群落内部的短期可逆的变化,不产生群落的更替现象。其逐年的变化方向常常不同,一般不发生新种的定向代替。 演替——长期动态,群落性质变化。 §1.什么是演替? ——演替的概念和基本含义 演替(Succession) 通常生态演替被定义为:一个自然群落中,物种的组成连续地、单方向地、有顺序地变化。 植物群落的演替:在植物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另一个阶段,一个群落取代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现象。 演替系列: 弃耕地的植物演变 演替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世纪演替:按地质时间计算的演替 长期演替:几十年到几百年完成的演替 快速演替:几年内完成的演替 影响因素: 生境的严酷程度; 组成群落的物种特性 …… 世纪演替(1000a) 长期演替(200a) §2.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演替过程中群落发生了什么变化? 原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 原生演替 原生裸地:指以前完全没有植物的地段,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甚至植被下的土壤条件也不复存在。例如:火山喷发熔岩破坏植被形成的裸地、湖泊等。 原生演替特点:从极端条件开始,向水分适中方向,即中生化方向发展,经历的时间长,阶段多。 从岩石开始的原生演替 沙丘演替系列 原生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特征变化 先锋物种 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不同生活型的物种数量变化不同 演替过程中土壤厚度增加(0-200a) 演替过程中土壤性质发生改变(0-200a) 养分、水分、有机物增加 北美高原森林次生演替过程的物种变化 乔木种数量变化 弃耕地的演替过程中物种变化 森林演替的生物量积累模型 §3.演替的其他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演替现象 按演替初始生境水分条件归类的演替系列模式 旱生演替系列: 原生演替中开始于裸露岩石、山地等干旱基质上的演替。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旱生草本阶段 木本植物阶段 水生演替阶段: 从积水发生的原生演替。 沉水植物阶段 浮水植物阶段 挺水植物阶段 湿生草本植物阶段 中生演替系列:原生演替中开始于具有一定肥力土壤母质上的演替。 裸露矿质土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木本植物阶段 旱生演替 水生演替 按演替方向归类的演替模式 进展演替:植物群落由低级阶段向高高级阶段发展的演替。 特征: 逆行演替:植物群落由高级阶段退向低级阶段的演替。 特征:强烈放牧的草原会向旱生化方向发展,甚至接近荒漠带的植被群落 循环演替:很少见 特征: 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对比 §4.演替的顶极概念和理论 ——群落变化的终点? 单元演替顶级学说 单元演替顶级学说(mono-climax theory) 由美国的Clements(1916)提出 认为一个气候区中,植物群落演替朝向一个共同的终点,其终点的植物群落是该气候作用下的最中性的稳定群落,称气候顶级群落。 即,一个气候相当一致的区域,最终将有一个连续的和整齐一致的植被普遍地覆盖着。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解释: 亚顶级:到达顶级前的一个相当稳定的阶段。 后顶级:特定气候区域内,因局部气候条件较差而产生的稳定群落。 先顶级:由于局部气候条件较好而产生的较优越气候区的顶级 偏途演替顶级:由于强烈而频繁的干扰而引起的相对稳定的群落 多元演替顶极学说 多元演替顶极(Poly-climax theory)学说 英国学者坦斯利提出 如果一个群落在某种生境中基本稳定,能自行繁殖并结束它的演替过程,就可看作是顶极群落,而不必汇集于一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