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接头处轮轨接触有限元分析-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论文.docxVIP

钢轨接头处轮轨接触有限元分析-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钢轨接头处轮轨接触有限元分析-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论文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页 摘要 钢轨接头是铁路线路三大薄弱环节之一。随着列车速度和轴重的提高和行 车密度的加大,钢轨接头的损伤也随之加剧。接触应力分析是接触疲劳破坏机 理研究的基础。本文主要研究钢轨接头处的接触应力,其结果可作为今后研究 钢轨接头处接触疲劳破坏的依据。 本文主要分别从静态和动态来研究钢轨接头处的接触应力: (1)基于传统的钢轨接头(用两个夹板和六个螺栓连接钢轨),利用大型 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钢轨接头处二维、三维静态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在三 维模型中,考虑了多体接触问题,即考虑了车轮与钢轨、钢轨与夹板、夹板与 螺栓和螺栓与钢轨之间的接触。计算钢轨轨头处的接触应力,研究接触点到轨 端的距离、轴重以及接头螺栓预紧力对轨头处接触压力、应力、应变和变形的 影响。 (2)基于传统的钢轨接头,建立钢轨错牙接头处三维动态弹塑性???限元 模型,模型中考虑多体间动态接触,结合ANSYS隐式和ANSYS/LS—DYNA 显式程序,仿真计算车轮冲击钢轨轨头的过程。研究车速、轴重和错牙接头高 度差对钢轨轨头处接触应力的影响。 由轮轨接触静力计算结果发现: (1)接触压力和接触斑随轮轨接触点距轨端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同时也 随轴重的增大而增大. (2)Mises等效应力磊和最大主剪应力钿;随轮轨接触点距轨端距离的 减小而增大,随轴重的增大呈线性增大。 (3)钢轨轨头处等效应力的影响区域和塑性区随轮轨接触点距轨端距离 的减小而增大,也随轴重的增大而增大. (4)钢轨螺栓孔处的应力随螺栓扭矩的增大而增大。 由轮轨接触冲击计算结果发现: (1)当车轮冲击钢轨错牙接头时,轮轨间的最大垂向接触力大约是静态 轮载荷的4.7倍.此最大接触力为高频瞬态冲击力,主要作用在钢轨上,尤其 在钢轨接头处的轨面上。 (2)当车轮冲击钢轨错牙接头时, 最大等效应力和最大塑性应变都发生 在钢轨轨端表面处。 (3)当车轮冲击钢轨错牙接头时, 最大垂向接触力、等效应力、最大主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Ⅱ页 剪应力、等效塑性应变和垂向位移都随车速、轴重和错牙高度差的增大而增大。 关键词:轮轨接触;钢轨接头;应力;接触冲击;有限元方法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Ⅲ页 Abstract Rail joint is one of three principle weak spots of rmlway track.Higher train speed,heavier axle loads and greater traffic density result in more severe damage of track components at rail joint.Contact stress analysis is the base of studying the mechanism of contact fatigue damage.In this thesis,the contact stress at rail joint is smdicd.The results pro“de nseful datum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contact fatigue damage砒the railjoint. 11璩following two method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contact stress in this thesis. i.e.: (1)Two-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static elastic-plastic finite element models ofthe traditional railjoint(two rails connected with two bars and six beIts) are established using the commercial finite element package ANSYS.n玲contact stress at the rail head is calculated.And the influences ofthe distance from contact point to rail end,axle load and the bolt pretension on the contact pressures,stresses, strains and deformatiOIlS at rail head RaRe studied. (2)A three dimensional dynamic elastic·plastic fin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