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内外热钱的社会涌动.doc
海内外热钱的社会涌动
流动性“洪水滔天”和物价四处冒泡沸腾,中国 进入防热钱、防泡沫、防通胀的新时期。国内现有的 监管体系能否真正有效阻挡住热钱快进快出的脚步尚 难乐观。中国面临一场严峻的高通胀挑战。
中美人民币汇率战的余音未了,中国央行象征性 地祭出了利率之剑,美联储的印钞机则继续大肆开闸 放水,砸下6000亿美元购买美国长期国债,进一步加大 全球流动性泛滥压力,海外热钱蜂拥中国的势头又再 次加码,外汇监管部门的警报不断拉响,国内新一轮“热 钱狙击战”正在进行时!
热钱的神秘面纱
当前,社会各界对热钱尚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争 议也很多。但一般认为,热钱(Hot Money)是一种在国际 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投机性 资本,又称游资或叫投机性短期资本。海外热钱进出中 国的渠道很多,虚假贸易、增资扩股、地下钱庄、直接 走私的非法流入等等无处不在,甚至有人开玩笑说用 潜水艇运进来都可能。海外热钱通常快进快出的演绎 路径是,当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投资机会难寻 时,它们便会冲出国门,游离到新兴市场或发展中国家, 加剧流动性泛滥,推升当地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风险, 造成虚假繁荣;而当新兴市场或发展中国家的资产泡 沫高度积聚且通胀恶劣时,这些大赚了一把的热钱又 会及时跑路,抽身回流故土,剩下的便是新兴市场或发 展中国家的经济崩盘。
不少人认为,热钱都是从海外市场涌入国内市场 的,但其实不尽然,如果从热钱短期逐利的本性来理解, 国内市场自身实际上也存在着许多变异的热钱,特别 是货币滥发之下没有进入实体经济的信贷热钱化。
热钱因利而生,为利而战,可谓“天下熙熙,皆为利 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过,简单获取中美利率息差 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利差”只是小算盘而已,更厉害 的是,热钱一般很少进入实体经济之中,而是进入资本 市场、房地产市场、期货市场、商品市场、债券市场、 黄金市场、民间借贷市场等,追逐商品、资产价格的涨 跌起伏,快速获取高利润。热钱看起来非常神秘,它好像 长了一双隐形的翅膀,来无影,去无踪,一会炒楼,一会炒 股,一会炒红木,一会炒艺术品,一会炒有色金属、一会又 炒农产品,一会全身而退,一会又卷土重来,所窜之处价 格无不滋滋冒泡,连监管部门很多时候也是抓不到摸 不着。显然,犹如幽灵的热钱找市场突破口、打资本游 击战的功夫真可谓了得!
辩证地看,热钱有着天使和魔鬼两张面孔,天使的 一面表现在经济不景气、投资者信心不足时,热钱的进 场可以提振市场、提升消费者的信心,而且热钱参与金 融角逐,无形中促进了制度进步;而魔鬼的一面则是会 造成疯狂泡沫的瞬间爆破,留给所经之地满目疮痍。但 现实情况是,热钱更多是扮演着魔鬼的角色,而天使的 尊容却难显露。例如、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 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都无不闪烁着热钱的魅 影;2007-2008年中国股票市场、有色金属的过山车行 情,热钱也是从中掀起大风大浪,让广大散户和基民心 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
海外热钱加速围攻中国
此轮海外热钱大举进入中国市场,是与中国经济 的强劲复苏相伴随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 危机爆发之后,热钱在中国市场上一度消停,但从2009 年二季度开始,海外热钱开始卷土重来,数以百亿千亿 计的境外资金屯兵香港,伺机流人中国内地,连香港金 管局总裁陈德霖都感慨,“此番热钱涌人的规模是‘前 所未见、闻所未闻’。”香港金管局的数据显示,2008 年第四季度至2009年底,共有6400亿港元资金流入香 港;其中,2009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共流入约4200亿 港元。这种势头一直延续到今年一季度的大举蜂拥、
内地流入规模明显加大。数据显示,用外汇占款规模扣 除新增外贸顺差和新增FDI,今年一季度热钱规模高达 720.85亿美元,而2009年全年该值为695.46亿美元。
尽管今年二季度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加剧,让海 外热钱跳了一场摇摆舞,但是随着三季度以来欧洲债 务危机的缓和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加快,嗅觉一贯灵 敏的热钱开始逆转并大军压境。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境外热钱研究课题组”监测发现,8月下旬开始至10 月20日境外热钱大量流入内地。以月度计算,9月、10 月中国内地出现200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热钱流入量。 而当11月3日美联储宣布“投6000亿美元买国债, 维持零至0.25%的联邦利率水平不变”的第二轮定量 宽松货币政策之后,热钱流窜新兴市场开始呈发狂之 势,而围攻中国市场的景象再度上演,输入性通胀压力 显著增大。
国内信贷热钱化
海外热钱疯涌只是其一,而国内信贷热钱化则是 央行开闸大放水、低利率局面持续的必然。众所周知,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11月,中央政府出台了 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即使今年央行适当收紧了货币政 策,但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