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件:视网膜脱离.ppt
手术并发症 术中:麻醉-球后出血;角膜上皮水肿;巩膜穿通;涡静脉损伤;脉络膜或视网膜穿通;脉络膜出血;玻璃体视网膜嵌顿;CRAO. 术后早期:持续性脱离;置入物脱出或感染;脉络膜脱离;高眼压;眼前节缺血或坏死. 术后晚期:PVR;屈光异常;斜视复视;CME;黄病前膜;加压物感染脱出;巩膜坏死;术后疼痛;眼球内陷等。 视网膜脱离 Retinal detachment 北京大学眼科中心 冯学峰 视网膜脱离概念 视网膜脱离病因与分类 原发性(孔源性) 继发性(非孔源性) 渗出性 牵拉性 病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由于视网膜变性及玻璃体的牵拉,形成裂孔。液化的玻璃体经裂孔进入视网膜感觉层与RPE之间,造成视网膜脱离。 高危因素:老年、高度近视、眼外伤、无晶体眼、人工晶体眼、家族史。 病因-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液体渗出造成视网膜脱离 见于原田病、葡萄膜炎、后巩膜炎、恶性高血压、CSC、Coats病、特发性葡萄膜渗漏综合症、视网膜血管瘤、脉络膜肿瘤等。 病因-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因增生性膜牵拉视网膜而造成的脱离 见于DRP、RVO、Eales病新生血管膜引起;或由眼球穿通伤的纤维组织增生引起。可继发视网膜裂孔形成。 临床表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视力 初发时有飞蚊症或眼前漂浮物,某一方向有闪光感。眼前黑影遮挡,与脱离区相对。累及黄斑时视力明显减退。 视网膜 视网膜呈灰白色隆起,波浪状起伏,其上有视网膜血管。可见不同形态裂孔,圆形、马蹄形等,大小不定。 玻璃体 液化,后脱离,有色素颗粒。出血。 低眼压 视网膜变性 非孔源性 铺路石样变性 色素变性 孔源性 囊样变性 视网膜内变性 格子样变性 蜗牛迹样变性 加压或不加压变白 色素块(Pigment clumps) 血管周粘连 玻璃体-视网膜变性 视网膜外层变性 铺路石样变性 边界清楚的黄白色斑有色素环围绕,中心可透见脉络膜血管。颞下方多见。 色素样变性 赤道部多见,视网膜、脉络膜萎缩,色素缺失与色素播散。 格样变性 蜗牛迹样变性 Milky zones,numerous scintillating,white-yellow, reflecting elements deposited. 双眼对称性,颞上或赤道前多见。 不压变白 Ischemic, pale, festooned areas alternating with retinal zones that appear darker. a stippled appearance. 点彩样外观. Coarse pigmentation paravascular adhesions. 三种视网膜脱离的鉴别诊断 ? ? 孔源性(原发性) 非孔源性(继发性) 渗出性 牵拉性 视网膜裂孔 90-95%有裂孔 无 无原发孔 脱离范围 早期到锯齿缘 依靠重力 一般不到锯齿缘 视网膜动度 波动的泡,皱褶 平滑泡,通常无皱褶 绷紧,凸面-牵拉 慢性期表现 分界线,大囊肿,萎缩 通常无 分界线 玻璃体色素 70% 无 外伤病例 玻璃体改变 粘连,后脱离,牵拉 清晰,除葡萄膜炎 玻璃体-视网膜牵拉 视网膜下液 清亮 混浊,随头位改变 清亮,不改变 脉络膜包块 无 可有 无 眼内压 通常低 不定 正常 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原则: 找到裂孔 封闭裂孔 瑞士眼科医生Jules Gonin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沿用至今。 寻找视网膜裂孔 Lincoff 规则 视网膜颞上或鼻上脱离:98%病例原发孔位于视网膜脱离最高处的一个半钟点内。 视网膜全脱离或横跨12点子午线的上方脱离:93%的原发孔在12点。 视网膜下方脱离:95%的原发孔在脱离较高一侧。等高则在6点位。 下方球形脱离:裂孔在上方。 封闭视网膜裂孔 外垫压 放液 冷凝、电凝、光凝 充气 不同类型的 外加压物 及环扎带 合理冷凝 过度冷凝 手术时机的把握 黄斑未脱离:数日-1周内手术。 接近黄斑:24小时内手术。 黄斑已脱离数日以上:1-2天内手术。 术式选择 外路手术: 需考虑:外加压方式、粘连方法、下液引流、玻璃体内充填。 内路手术:玻璃体手术 术式选择考虑因素: 裂孔位置大小 PVR程度 屈光间质状态 预防性治疗的适应症 所有症状性裂孔。 所有产生视网膜脱离的对侧眼裂孔。 某些无症状裂孔(位于格样及囊样变性区内的裂孔)。 视网膜脱离对侧眼的格子样变性。 非外伤的巨大裂孔的对侧眼。 治疗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