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歌剧艺术发展及现代传播.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中国歌剧艺术发展及现代传播.doc

论中国歌剧艺术发展及现代传播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歌剧呈现多模式发展的趋 势,题材不断拓宽。其扎实的群众基础,自身的独创性以及 包容性促使中国歌剧本身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当然,机遇与 挑战并存。对中国歌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议:一是 精准的市场定位与恰当的营销策略;二是重视歌剧市场运 营;三是观众的培养;四是需要高质量的传媒手段。 关键词:中国歌剧艺术;市场定位;营销策略 J82 A 1002-2589 (2012) 29-0146-02 歌剧(意大利语:opera)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 简单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 的戏剧,也即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戏剧。歌剧被视为西 方古典音乐传统的一部分,因此和经典音乐一样,流行程度 不及当代流行音乐,而近代的音乐剧被视为歌剧的现代版 本。20世纪初,黎锦辉作为中国歌剧的拓荒者,创作了儿童 歌舞剧。新中国成立之后,歌剧创作的思维模式有所变化, 有的继承了戏剧传统,有的对民间歌舞剧进行改编,有的依 然借鉴西方歌剧的经验,逐步趋于雅化或者俗化。可以说建 国之后的十年是丰收的十年,歌剧的表现题材不断地拓宽。 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歌剧艺术 也经历了恢复与进步,不断凸显中国歌剧的特色。 一、中国歌剧艺术的特色 中国歌剧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20世纪30年代,延安也出现了《农村曲》和《军民进 行曲》这两部作品。从作品的名称上不难看出其创作的扎实 的群众基础。不久之后,歌剧创 深入体验延安秧歌运动, 并依此创作了《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载歌载舞的舞剧 形式。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歌剧的创作思维形式有所变化, 但是以民间歌舞为基础,贴近群众生活的作品依然很多,如 继承传统戏剧的《小二黑结婚》、《刘三姐》这些作品都在社 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09年起国家大剧院便开始举办了 国际歌剧演出,众多歌剧艺术者的参与,几万名观众的响应, 足见中国古典的歌剧艺术的扎实的群众基础。 中国歌剧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中国歌剧的拓荒者黎锦晖创作了儿童歌舞剧。大型歌剧 《白毛女》的诞生是中国歌剧发展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 歌剧正在寻求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中国歌剧体裁的选择更 加的多样性,音乐的创作,舞台的设计都在不断进步。之后 《白毛女》的创作经验被以后的歌剧创 借鉴,他们坚持 以内容需要为出发点,不拘泥于任何一种创作方法。如《洪 湖赤卫队》(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江姐》(羊鸣、姜春 阳、金砂作曲)的诞生。 部分中国歌剧也融合了西方歌剧的特色,具有包容性 从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起,我国的上海、重庆等城市 的歌剧创 采用土洋结合的方式探索并且拓宽了歌剧的 体裁,如《西施》、《洪湖赤卫队》、《桃花源》、《红珊瑚》、《上 海之歌》、《大地之歌》、《江姐》等作品,成为了当时的经典 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数都大多借鉴西洋大歌剧的创作经验, 这些探索性的剧目使中国的歌剧内容更加丰富,舞台的表现 形式多元化。建国以后的17年里,作品《王贵与李香香》、 《草原之歌》、《阿依古丽》等也更多地以西洋歌剧为参照体 二、中国歌剧艺术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历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但是如何在现代推 广和传播中国的古典艺术成为了歌剧创 的难题,也是亟 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的歌剧缺乏 力,既能反映时代精神, 又具有欣赏的艺术性的作品较少。最主要的是是观众基础和 市场基础比较薄弱。目前中国电视收视率比较高的节目是由 浙江卫视播出的《中国好声音》。从这一节目各个参赛选手 所选择的歌曲不难看出,中国的歌剧表演在年轻人的一代失 去了原有的能量。虽然各个高校在对声乐专业学生的教学 中,仍然以美声为主,但是年轻的学生可能更加青睐于能够 体现时代主题的流行、摇滚或爵士等,所以中国的歌剧艺术 缺乏青年观众的支持与认可。此外中国的歌剧艺术缺乏一些 资金的支持,而歌剧创 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歌剧的创作 中。中国的各大歌剧院团忙于为“口粮”奔波,剧目的艺术 质量难以从根本上得到保证,这无论是对以后歌剧人才的培 养还是歌剧本身的发展都是主要的障碍。 三、中国歌剧艺术的传播手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歌 剧艺术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这一大背景下, 如果剧院没有自己的特色就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 一席之地。在现代的歌剧市场中,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歌剧 艺术所带来的美声的精妙绝伦,更可以领略到现代科技所赋 予的视觉冲击的魅力,里面渗透了更多戏剧的元素。广大歌 剧艺术创造者也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以中国歌剧舞 剧院创演的《白毛女》、《原野》等剧目为主要代表,中国歌 剧还多次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古典歌剧艺术的魅 力。《赵氏孤儿》是第一部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曾被法国 文豪伏尔泰改编为《中国孤儿》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