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之五 王粲《登楼赋》课件.ppt
七哀诗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王粲在这首七哀诗里表示了一种对战乱强烈不满,对当时社会非常失望和伤心。他首先用鸟瞰的手法宏观介绍环境,而后用特写的方式近视展示故事。 * * 七哀诗,并非七首哀诗,或七情诗。它应该是汉未魏初诗律中的一种名目。当时作七哀诗的并非王粲一人,曹植也作过七哀诗,只是内容不同而已。 前六句说得明白“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第七、八两句稍作过度:“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于是既行写下:“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这几句用的就是特写手法,近距离描述。 * * 17岁(193年)以前,洛阳、长安。蔡邕“闻粲在门,倒屣迎之”,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 17岁至32岁(193—208年)寄寓襄阳。 17岁时,汉献帝曾诏令为黄门侍郎,未就职,南下荆州依刘表。 32岁至41岁(208—217年)依附曹操,生活于邺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襄阳,王粲劝刘琮降曹。曹操在汉滨大宴群臣,王粲举杯祝贺,称赞曹操“文武并举,英雄毕力,使海内同心,望风而愿治,此帝王之举也”。曹操任粲为军谋祭酒,后迁侍中。 建安二一年(216)冬,随军征吴,次年春,病逝于返邺途中。 襄阳万山有王粲井,襄阳城东南角建有纪念王粲的仲宣楼。 * * 轶事二则 《博物记》:初,王粲与族兄凯俱避地荆州,刘表欲以女妻粲,而嫌其形陋而用率,以凯有风貌,乃以妻凯。凯生业,业即刘表外孙也。蔡邕有书近万卷,末年载数车与粲,粲亡后,相国掾魏讽谋反,粲子与焉,既被诛,邕所与书悉入业。 《世说新语·伤逝》: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 * 王粲在投降曹操之前,一直是在失意中度日,后来,自从来到曹操幕府工作后,命运有了实质性改变。在短短的三五年时间里,他连升数级,最后成了“建安七子”中政治地位最高的人,是唯一的封侯者。这样的结局,恐怕是他在刘表手下工作时想都不敢想的。 * * 后来得遇曹操的王粲更是士遇明主,《三国志.王粲传》说:“王粲博物多识,问无不对。”大意是说,王粲知识丰富,上面所问,无论民间风俗,战事,文学无一不可应对。王粲自己也觉得平生学有所用,有时竟狂悖自以管仲自比:并说:“帝王虽贤,非良臣无以济天下”。 * * 实际上王粲的才能除了文学上的贡献外,其他方面和管仲是没法比的。当时他本人之所以可以这样说:“帝王虽贤,非良臣无以济天下”。一,为曹氏军事集团言论相对自由。史有将领许攸例,这个人有功。当年决定曹操命运的官渡一仗是他帮助曹操打得袁绍从此不得翻身,立下汗马功劳。所以他持旧,持功,一直对曹操不那么客气,常常当着众人的面和曹操开玩笑,甚至直呼曹操小名:“阿瞒啊,没有我你得不到荆州了”。曹操当时表面也只有笑着说:“你说的对呀”。心里可能恨得咬牙切齿,此为题外话。二,为曹氏文学集团创作空气一扫汉时的宫庭禁锢,提倡一种人性自我。 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曹丕《文选?与吴质书》) * * 二、《登楼赋》文本讲解 (一)创作缘起: 《登楼赋》为王粲在荆州依附刘表时登当阳城楼所作。 刘表系皇族支裔,故时局扰乱时,士类争相趋附。但此人“外貌儒雅,内多疑忌”,身无济世之才,又无知人之明,满怀大志的王粲一直被屈抑下僚,不被重用。于是写下这篇登楼之作,抒发了作者登楼时所兴起的相关之思和离乱之感,倾吐了怀才不遇郁闷及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作品从登楼览物写起,以黯然伤怀作结,这种写法开千百年登临之作的先河,多为后人遵循。 * * 王粲所登城楼,历来说法不一: 当阳城说。《文选》李善注:“盛弘之《荆州记》曰:‘当阳县城楼,王仲宣登之而作赋。’” 江陵城说。《文选》刘良注:“时董卓作乱,仲宣避难荆州,依刘表,遂登江陵城楼,因怀归而有此作,述其进退危惧之情也。” 麦城说。郦道元《水经注》。 * * 登楼赋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邱。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 * 译文 登上城楼向四处眺望啊,暂借此日来排遣忧愁。遍观这楼所处的环境啊,实在是明亮宽敞、世间横有。一边挟带着清澄的漳水的通道啊,一边倚靠着弯曲的沮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