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微量元素与维生素检验.ppt

课件:《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微量元素与维生素检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微量元素与维生素检验.ppt

(六)维生素B2 1.缺乏 维生素B2缺乏的突出特点是各种炎症,主要表现在唇、口腔黏膜、舌和会阴皮肤处。也可表现在其他方面,如贫血、伤口不愈合、疲劳、不能工作、儿童生长迟缓等,另外,维生素B2缺乏症往往与其他B族维生素缺乏症同时发生。 2.过量 大量注射维生素B2过多的不良反应也有报道,如肾功能障碍,其肾脏的肾小管发生堵塞等。 (七)维生素PP 1.缺乏 人类维生素PP缺乏症称为癞皮症,其典型病例可有皮炎(Dermatitis)、腹泻(Diarrhea)、痴呆(Dementia)三个方面的体征,故有人称之为“三D症状”。主要损害皮肤、口、舌、胃肠道黏膜以及神经系统。其中皮肤症状最具有特征性,表现为裸露的皮肤及易摩擦部位出现对称性晒斑样损伤。 2.过量 过量摄入维生素PP对人体也有危害,可引起皮肤红肿、发痒、眼部感觉异常、糖尿病、肝损害、消化性溃疡、血糖升高、血酶升高等。 (八)维生素B6 1.缺乏 维生素B6在食物中分布广泛,一般不会缺乏,某些药物如异烟肼能与磷酸吡哆醛结合,使其失去辅酶的作用,而诱发维生素B6缺乏症。维生素B6缺乏其临床表现为易激惹、神经质、步履困难等,可引起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脂肪肝、脂溢性皮炎、易于感染。 2.过量 孕妇用量过大可能会累及胎儿。长期大量摄入可见神经毒性和光敏感性反应。 (九)叶酸 1.缺乏 叶酸缺乏常由于酒精中毒、肠道吸收障碍、摄入量不足或需要量增加而引起。典型症状是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同时也会引起白细胞、血小板水平降低。叶酸缺乏可使同型半胱氨酸向蛋氨酸转化出现障碍,导致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2.过量 有人发现用于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过量的叶酸会掩盖恶性贫血的某些症状,使疾病发展到严重损害神经系统的阶段。 (十)维生素B12 1.缺乏 典型症状是恶性贫血。出现脸色蜡黄、出血时间延长、精神抑郁、腹部不适、厌食等。另外,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的利用将受到影响,还可导致周围神经炎等。 2.过量 维生素B12过多可出现哮喘、湿疹、面部浮肿等过敏反应,也可发生神经兴奋、心悸等,大量维生素B12可导致叶酸缺乏。 (十一)维生素C 1.缺乏 维生素C缺乏的典型症状就是坏血病,临床早期表现有创伤愈合缓慢、虚弱、倦怠。接着便是牙龈肿胀和出血及腹部、臀部、腿部和臂膀等处轻微出血(紫点)。长期缺乏将会引起肌肉和心肌衰退,大出血,患者痛苦的死亡。其他症状如抗病能力降低、易感染、伤口不易愈合等。 2.过量 过量服用维生素C可能会出现恶心、腹部痉挛、腹泻、红细胞毁坏、铁的吸收过度、胆固醇升高等,此外大量维生素C可能会导致肾和膀胱结石的形成。 谢 谢! * * * 二、常用维生素检测 常用的维生素检测方法有:比色法、色谱法、荧光法、微生物法等。①比色法 有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②色谱法(HPLC法、TLC、GC法等 ) 利用维生素在固定相、流动相之间极性、吸附性、颗粒度的差异对待测物质进行分离。可用于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分析;③荧光法 利用维生素具有荧光性,或经过反应产生荧光物质,在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条件下检测,如VB1、VB2;④微生物法 根据某种细菌生长所必需某种维生素的原理,以细菌代谢产物或繁殖程度定量维生素含量。适用于检测多种衍生物的总和(如总叶酸),多用于水溶性维生素检测,是经典方法。 (一)维生素A 三氯化锑比色法测定维生素A 【原理】维生素A与三氯化锑在三氯甲烷中作用,产生蓝色物质,其颜色深浅与溶液中维生素A的含量成正比。该蓝色物质虽不稳定,但在规定时间内可用分光光度计于620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 【参考区间】血清维生素A含量小于20μg/L为缺乏,20~30μg/L为可疑缺乏。 (二)维生素E 荧光法测定维生素E 【原理】利用维生素E的共轭双键体系,在一定波长光照射下可产生荧光,其荧光强度与浓度成正比。 【参考区间】成人血清维生素E:26.30±5.15μmol/L。 (三)维生素C 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 【原理】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分子式为C6H8O6,分子量为176.1。用I2标准溶液直接滴定,I2将维生素C分子中的烯醇式结构氧化为酮式结构: 根据I2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计算出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测定药片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还可以测定血液、注射液、水果及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 由于维生素C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特别是在碱性介质中更易被氧化,故在测定时加入少量稀醋酸使溶液呈弱酸性,一般选在pH为3~4的弱酸性溶液中进行滴定。 【参考区间】血清维生素C 28.4~79.5μmol/L(5~14mg/L),< 11.4μmol/L(2mg/L)可出现症状。24h尿中维生素C含量<20mg可诊断维生素C缺乏。 (四)维生素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