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2.措施 (1)农业: (2)工业: (1)农业:①实行收购制;②增加农民收入;④鼓励家庭副业,扩大集体自主权;④规模垦荒,玉米运动。 (2)工业:①废弃部门管理体制,给企业放权;②肯定物质利益原则,调动生产积极性。 种植玉米的面积从1954年的430万顷扩大到1962年的3700万顷。扩种玉米对畜牧业有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许多地方的气候不宜种玉 米,产量很低。也有些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米结不了穗。还有些地区因扩种玉米影响了小麦生产。扩种玉米的计划最终失败了。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合作探究 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如提高农庄自主权和提出物质利益原则),所以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但只是对旧体制的小修小补,且忽视客观规律,如玉米运动,故成效不大,所以是守墓人。 3.评价 (1)积极: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只作了小修小补。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搞个人崇拜,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2)局限: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年) 1.内容: (1)企业管理方面: 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②坚持集中计划管理,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2)工业结构上: 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型工业。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遭受挫折的根本原因是( )    A.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B.导致了工农的不满 C.个人的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D.口号不切实际 勃列日涅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 A.成为超级大国 B.增强经济实力 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材料 材料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苏联经济不断发展。据苏联官方统计,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只及美国的31%,1975年上升到67%。工业生产从30%升为80%以上,农业生产从55%升为85%。反映了苏美差距日趋缩小的变化趋势。 ——徐天新等著:《当代世界史》。 1983年时的苏联导弹 苏美军事竞赛情况表 项目 年份 美国 苏联 洲际导弹 1968 1054 858 1978 1054 1400 潜射导弹 1968 656 121 1978 656 1015 战略轰炸机 1968 545 155 1978 432 135 核弹头 1968 4300 1300 1978 11000 4500 现役武装部队 1968 350 340 1978 210 440 坦克 1968 8500 32400 1978 10500 50000 苏联为了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了军费开支。1955年,是324亿美元,1979年则高达1480亿美元。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 。 ——《世界现代史》 材料 苏联GDP增速从1966年至1970年的年均21%降低到后期的9%。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只有1966年和1973年两年能够保障面包的供应,其余年份竟然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苏联经济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严重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出口。 2.结果 (1)前期: 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苏联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 (2)后期: 3.失败原因 ①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②本人专断保守; ③对外政策和经济战略阻碍改革深入 ①目的相同: 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②内容方面: 两者的政治改革都强调集体领导的原则,经济改革前者重于农业,后者重于工业; ③结果方面: 前者收效甚微,后者初期效果明显,后期停滞不前; ④原因方面: 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比较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年) 1.背景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 2.内容 (1)经济 重点: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实质: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从商品经济和管理体制入手,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2)政治 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2.特点 ①先经济改革再政治改革。 ②经济改革的重点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 华容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