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国文学概论第42讲中国古典文学概论总论中国文学鉴赏第
PAGE
PAGE 136
本國文學概論第42講
中國古典文學概論總論
第七章 中國文學鑑賞
第三節 寄託
一、「寄託」這個詞,指文藝創作的一種表現方法,透過表層的意象體現作者真正的思想感情。
1﹒鍾嶸《詩品》評阮籍〈詠懷〉詩曰:「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
2﹒陳子昂〈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僕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美以永嘆。」此所謂「興寄」與「寄託」有相近之處。
3﹒王士禎《香祖筆記》卷十 一評〈士女惜花圖〉:「上方有潘純、張雨、倪瓚、錢惟善四詩。錢詩云:『庭院無人春已深,東風吹老惜花心。自知命薄難承寵,不費長門買賦金。』頗有寄託。」
二、寄託是一種含蓄的表現,所以常用美人香草這類意象,表達的意思又往往偏重在政治的訴求或政治的失意上,或者是暗示作者自己的品德與人格。
中國文學本有托物言志的傳統。
例如1:《論語?子罕》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藉松柏表現堅貞的人格。
例如2:〈離騷〉裡的美人香草,寄託了詩人高尚的情操。
三、有些作家不敢或不願將自己的政治見解明白說出,也常常隱去真意,而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那些題為〈詠懷〉、〈詠史〉、〈感遇〉、〈感懷〉的作品,多數是這樣的。
因此,鑑賞中國文學,首先必須決斷有無寄託,如果有寄託就要進一步理解寄託為何?透過作品表層的意象體味出作者真正的思想情感。
例如1:唐代李商隱〈回中牡丹為雨所敗〉其二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玉盤迸淚傷心數,錦瑟驚弦破夢頻。
萬里重陰非舊圃,一年生意屬流塵。前溪舞罷君回顧,並覺今朝粉態新。
這首詩以被雨所敗的牡丹象徵自己,詠物和抒情融合在一起,曲折而細膩地表現了自己不幸的遭遇。
例如2:元代詩人王冕〈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香。
王冕筆下這株白梅高潔絕俗,而又不孤芳自賞,它願意把自己的清香貢獻出來,以加快春天的到來,這就是詩人理想的寄託。
四、散文中有寄託的作品亦不少。
例如1:韓愈的〈雜說〉四藉著不為人知的千里馬,寄託了寒士普遍的不平。
例如2:宋代周敦頤的〈愛蓮說〉,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寄託自己的情懷。
五、在文學鑑賞中應該避免穿鑿附會,以致將那些並無寄託的作品解釋成比興寄託之作;若此,只會破壞鑑賞的趣味而無助於對作品的理解。
漢儒對《詩經》的解說常有此現象,例如將情歌〈關雎〉,解釋為詠「后妃之德」。
例如清人陳沆箋釋漢樂府詩〈上邪〉,謂「此忠臣被讒自誓之詞歟」,顯得牽強、迂腐。
第四節 博采
一、中國文學的鑑賞,需要廣博的中國文化知識和修養。
例如詩歌的鑑賞,可以借鑑繪畫、書法等藝術理論的地方就很多,清人王原祁論山水畫說:用筆須「毛」;蔡邕論書法藝術講究「澀」,這與詩歌評論家論詩歌藝術講「工」和「拙」的關係,可以互相印證。
葉燮《原詩》論漢魏之詩曰: 「其工處乃在拙,其拙處乃在工。」
陳師道《後山詩話》評劉禹錫的一首詩說: 「語雖拙而意工。」
袁枚《隨園詩話》說: 「詩宜樸不宜巧,然必須大巧之樸;詩宜淡不宜濃,然必須濃後之淡。」
畫家所謂「毛」,書家所謂「澀」,詩家所謂「拙」,其中的道理是相通的。
二、中國傳統的藝術講究一個「虛」字,每每在虛處見實。畫家往往在畫上留出大片空白,啟發觀畫的人自己去想像補充。
清初畫家笪重光《畫筌》曰: 「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
書家和篆刻家講究「字畫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常計白以當黑,奇趣乃出」。
中國文學追求言外之意,也就是虛處見實,計白當黑,讓讀者在無字之處看出字來,領悟出作品的情趣。如果對中國的繪畫、書法、篆刻藝術有體會,一定有助於中國文學的鑑賞。
三、對中國文學的鑑賞還需要關於外國文學的知識,以便進行比較。或者是同類體裁作品的比較,或者是同類題材作品的比較,或者是同一時代的作品之比較,都有助於鑑賞。
中國古典文學概論總論 結語
一、要確立「文學本位」的概念
所謂「文學本位」,就是要注意文學之所以成為文學並具有藝術感染力的特點及其審美價值。「文學本位」並不排斥資料的考證、社會背景的研究等等方面,文學本位研究的對象包括:文學作品,作家,文學創作的社會、文化背景。
二、文學研究者本身的素養很重要
所謂素養,包括理論水平、處理文獻的能力、知識的廣博程度,也包括藝術感受能力、欣賞能力和創作能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