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园古园林和建筑的历史沿革及人文底蕴.doc

燕园古园林和建筑的历史沿革及人文底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燕园古园林和建筑的历史沿革及人文底蕴

第八讲 燕园古园林和建筑的历史沿革及人文底蕴 主?讲?人:杨?虎? 时????间:2003年12月4日 一、古园林之于北大的重要性 v?1、历史的见证: v?从最早的清华园算起,已有400余年的历史。 v?2、奠定了校园建筑格局及风格的基础: ??????????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 v?3、园主的身份使其具有很强的皇家贵族气质,这也与北大师生的自我期许相一致。 v?4、古园林是北大能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重要指标。 二、古园林概况 v?九大古园林构成了北大校园的基本格局: ??????????畅春园、勺园、淑春园、蔚秀园、鸣鹤园、朗润园、承泽园、镜春园、农园。 v?均为明清时期的皇家和皇亲园林,与一般的私家园林有一定的区别。 v?历经战乱,原貌大多不存,仅有古典园林的流风遗韵,古树、土丘、水系、古迹遗存是其见证。 v?20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已经获得修复,成为相关单位的办公地点,如朗润园、承泽园、鸣鹤园。 三、北京西郊的地理位置及风水特点 v?北京地形三面环山,西北高,东南低,面向渤海湾。 ??????符合中国古代建都选址的重要原则:前有照,后有靠;“靠山面水”。西安、南京无不如此,汴梁(今开封)是例外。 v?西北郊正处于西山山脉与平原的交接处,地多丘陵,地下水源十分充足。有山有水,一派江南风光。 历代文人对西北郊风光的描述 v?明文征明:“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 v?明李东阳:“云里荡胸看缥缈,溪边洗耳听潺湲。” v?明王祖谟:“荒竹抽高笋,野桃报晚花”;“湖阔雁凫静,风过香气随。” v?清曹寅:“雁被西风驱谴,人被西山留恋。”? v?曹雪芹:“门外山川供绘画,堂前花鸟入吟讴。” v?清人吴长元在《宸垣识略》一书中描写当时的西郊: ????????“流泉满道,或注荒地,或伏草径,或散漫尘沙间。春夏之交,晴云碧树,花香鸟声,秋则乱叶飘丹,冬则积雪凝素。” v?多泉多溪,远衬苍翠西山,层峦叠嶂,碧水澄澈,青山秀丽,有似江南水乡,塞外绿洲。?理所当然成为营建园林的首选之区。 四、三大文化因素 v?1、中国传统的美学风范使然: v?两种审美意趣:?“塞北秋风骏马”式的阳刚美;“江南春雨杏花”式的阴柔美。 v?自中唐以后,阳刚之气渐衰,阴柔之美成为文人士大夫的主要审美意趣。如酒与茶的更替,诗与词的演变。 v?2、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 v?城里的建筑主实用,讲规格,重伦理等级,对人的心灵有束缚,体现儒家文化的伦理要求。 v?城外的自然风光与老庄哲学的归隐山林倾向暗合,是心灵的休憩和放松。 v?二者的对比有如经史之学与艺文之学的区别。 v?3、宋代以后,南方的经济、文化水平远远超过北方,历年的进士、状元中南方人占绝大多数。江浙一带(安徽、江西次之)更是文教兴盛之地。 v?江南士子与江南风光如影随形,环境影响着人,人又塑造着文化与审美意趣。对整个文人士大夫阶层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v?西郊的“江南风光”迎合了仕宦阶层的“江南情结”。 五、畅春园 v?四至:东至西校门外,蔚秀园和承泽园以南,西至万泉河路西侧,南至双桥东路一线。 v?定位:清圣祖康熙皇帝在北京西北郊建造的第一座“避喧听政”的皇家园林。 v?前身:明代万历年间李伟的清华园。 v?“清华”一词的出处:晋代游仙诗人郭璞的《游西池》:“景昃(太阳西侧之时)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v?李伟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的生母李太后的父亲,官封武清侯,权顷朝野,典型的显贵。? v?清华园的特点: v?园域广阔,方圆十华里;水域极广。水面占了园林面积的大半。 v?《明水轩日记》中说:“清华园,前后重湖,一望漾渺,在都下为名园第一……若以水论,江淮以北,亦当第一也。”? v?注意借景西山,登上园中楼台可将西山秀色饱览无余。 v?奇石以外,还有柳堤二十里,名花千万种,“牡丹以千计,芍药以万计”,有柳堤花海之誉。 由清华园到畅春园 v?康熙皇帝眼中的清华园遗址:“沃野平畴,澄波远岫,绮和绣错,盖神皋之胜区也”。 v?主持其事者:吴人叶陶。 v?康熙二十九年(1690),全园建筑告竣,正式命名为“畅春园”,寓意“四时皆春”,“八风来朝”、“六气通达”。 v?定位:皇家“御园”,作为“避喧听政”之所。西郊第一作兼有宫廷和游乐双重功能的离宫型园林。? v?格局:坐北朝南,南部为议政和居住用的宫殿部分,北部是以水景为主的园林部分。符合传统的前宅后园的建筑?。 v?横向分为中、东、西三路,三路建筑各成体系,但又彼此相连。重点建筑是“九经三事殿”。属前朝。 v?九经指的是九部儒家经典,包括《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易经》、《尚书》、《诗经》。三事,原意是指汉朝的司徒、司空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