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16.爱莲说
16.短文两篇——爱莲说
一、积累运用
(一)请用“/”标出下面一句话的朗读停顿。
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濯 清 涟 而 不 妖。
(二)请用现代白话翻译下面句子。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答: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答:
(三)请在横线上填入课文原句子。
《爱莲说》以花喻人,托物言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莲花的纯洁质朴,喻君子的洁身自好;“________,________”呈现莲花的体态正直,喻君子的行为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莲花的端庄美好,喻君子的志洁行廉。
(四)《爱莲说》写“莲”,为什么还写了菊和牡丹?作者对这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
答:
二、课内重点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出淤泥而不染(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3)陶后鲜有闻( ) (4)待到山花烂漫时(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
3.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4.【甲】文用 、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 、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
5.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答:
三、课外提升
爱 藕 说
映日荷花,接天连叶,亭亭莲蓬和藕,本是四位一体的。
爱佼佼荷花者有之,咏田田莲叶者有之,赞点点莲子者有之。偏心的诗人哟,为何厚此薄彼?为什么不肯为嫩藕多唱几支短歌?
藕,自生与世间,便委身水下,不见日月,在浊泥污土的围困中生活。一旦出淤泥。风采翩翩,洁似玉,白如雪,一尘不染。不是贞洁操守,孰能如此?它孔窍玲珑,称得起虚心;它居下而有节,贫贱不屈;它虽然嫩而且柔,藕芽儿却能穿透青泥碧水,劲挺起翡翠一般的绿茎,托起红花碧叶,算得上是柔中有刚。
古人将六月二十四日,奉为荷花节日。默默困顿于泥水里的藕,谁知它生于何时?它像竹鞭那样,孕出藕芽,长大开花,再生出莲子以续生生之脉,谁知它年寿几何?它节节横生,从未与花叶争宠夺艳,甘居地下,无日无夜的托着花儿叶儿,像是母亲的玉臂偎抱着幼子,谁知它有几多辛劳?
给我一支花的诗笔吧,我想寻找动情的诗句,写给养育那莲花的母亲——玉藕;也想把真挚的感情奉献给千千万万的妇女——伟大的含辛茹苦的母亲!
1.细读《爱藕说》,说说藕有哪些优秀品质。
答:
2.本文与课文《爱莲说》在写法上有哪些异同?
答:
3.《爱莲说》盛赞莲花,《爱藕说》称颂藕,却都贬抑了污泥的价值。请你换个角度,赞扬一下污泥。
答:
四、中考链接
(2015年菏泽)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14分)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增加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C.每履之,足苦踬焉 履:踩
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2017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9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doc
- 2016-2017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7课时 根与系数关系.doc
- 2016-2017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6课时 因式分解法.doc
- 2016-2017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8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doc
- 2016-2017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学案 《11.2滑轮(第1课时)》课堂.doc
- 2016-2017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学案 《11.4 功率》课堂1.doc
- 2016-2017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学案 《11.4 功率》课堂2.doc
- 2016-2017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学案 《11.3 功》课堂检测和课后练习.doc
- 2016-2017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学案 《11.5 机械效率》课堂.doc
- 2016-2017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学案 《11.5机械效率第2课时》课堂.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14.驿路梨花.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16.陋室铭.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17.紫藤萝瀑布.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20.己亥杂诗.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21.伟大的悲剧.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20.游山西村.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22.太空一日.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期末复习.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6.爱莲说预习.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24.河中石兽.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