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耳垂判断心血管病的风险.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耳垂判断心血管病的风险

从耳垂判断心血管病的风险   hang hu  外科医生  最后一次更新,我平时不怎么看电视,在答案中有人提到了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这个栏目中播出过这个知识,我去搜了一下中,大约在视频的26分提出来了这个知识,并解释到是某个顶级期刊刊登出的证据,应该是在心内科顶级杂志Circulation上2014年的一篇研究,自1976年开始跨度达30余年,对10000+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p  可以看到一个观点的提出和受众是存在差别的,但是疾病的风险那是无差别的,决定权在于你自己。  从你的耳垂可以判断你是否存在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大概8年前还在见习阶段,心内科带教老师突然跟我们讲了这个冷知识,耳垂的折痕能反应出一个人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位老师说这是他的一个中医老师教给他的,中医认为耳朵是一个倒立的人,耳垂根部的折痕和体内心脏相对应,因而这个折横的出现能代表心脏供血不足。接着他带我们见习,叫我们数一数心内科住院的病人中哪些是有耳垂折痕的人,结果令人惊讶,八成以上的住院病人(绝大多数都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存在这个征象。后来待我去神内见习的时候,再一次在脑卒中患者上发现了同样的征象。简而言之,如果存在这样的征象,那么说明你的心血管情况已经堪忧了,很大的几率在日后发展成为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等疾病。当然,具体原理我当时暂不得知,因为中医本身理论是怎么讲都能讲圆了,只不过我们更青睐于实践效果。  后来,在丁香园的推送中发现原来西医也有相应的研究,早在1973年新英格兰杂志上就刊登出了这一征象( Frank ST.Aural sign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N Eengl J Med,1973,289(6):327.),并命名为Frank征:Franks sign - Wikipedia  下图就是典型的耳垂折痕征:  后续冠脉造影的引入更证实了这个观点  Kaukola S.Ear-lobe crease and coroanry atherosclerosis[J].Lancet,1979,2(81567):1377.  Evrengül H, Dursuno?lu D, Kaftan A, et al.(2004). /produktedb/produkte.asp?typ=fulltextfile=DRM2004209004271  但是也有研究称这是一个老龄化的过程,存在偏差。  Davis TM, Balme M, Jackson D, Stuccio G, Bruce DG (October 2000). The diagonal ear lobe crease (Franks sign) is not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or retinopathy in type 2 diabetes: the Fremantle Diabetes Study. Aust N Z J  目前顶级的期刊上还是比较支持前一种说法,认为这两者是存在相关性的,也有一些机制学说认为这里是末梢血管,是动脉硬化最早的表现,末梢血管硬化-供血不足-终末组织萎缩-出现折痕。  不管怎么样,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象,至少我开始对身边的熟人审视一遍,很多人只是没有全面检查,但是身体本身的血管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硬化了。以前学过只有通过检眼镜观察眼底的血管才能直视动脉硬化的程度,现在又多了一样指标,不需要专业的设备就能反映出身体血管的病变,确实值得我们大家注意,有心的人可以观察下,这样的人不少,很有可能就是自己身边的人。  PS:文献中说50岁以上的男性多见,可是实际生活中仍然可以看到很多40岁左右的中年人有这样的表现,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事业蒸蒸日上的上班族,可惜肥胖,烟酒,不良饮食习惯,久坐,缺乏运动这样的现代问题或多或少在身上有体现,常规的体检根本提供不了血管硬化程度这样的结果,大多数人对于潜在的风险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殊不知金刚暴毙的多为这些人群,我们临床上脑干出血的绝大多数都是这一类人群,真正等到那一天,才知万事皆空。希望大家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不要压榨自己身体的剩余价值。  更新一下,评论区有人指出央视辟谣,我点开链接看了看,恩,阜外的专家明确指出他搜索相关文献并没有证据支持这样的观点,我就纳闷了,他真的点开Pubmed输入过Ear lobe crease? 或者Franks sign? 新英格兰杂志间断都有相关病例报道。下面是2014年的一个病例报道(Franks Sign — NEJM):  配图的文字说明:  A 59-year-old man with long-standing hypertension p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