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道勘课程设计计算书(参考格式).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专 业: 土木工程专业 年级班级: 2015级土木一班 姓 名: 贺雄军 学 号: 1509022115 指导教师: 阮建凑 日 期: 2017年7月8日 指导老师评语: 根据本课程设计任务书第四条有关课程设计成果的成绩考核标准,该课程设计成果(不含平时考勤及答辩成绩)评定为( )优秀 ( )良好 ( )中等 ( )及格 ( )不及格 指导教师: 日期: 年 月 日 设计任务 姓名 设计速度 起始点 必经点 路基宽度 贺雄军 40km/h S3F3 JD9 8.5 二、平面设计 1、路线起终点及必经点坐标的量取 根据地形图的坐标体系及点的位置,按比例尺在地形图上量取各点坐标值如下: S3(5400.00,6500.00);JD9 (5549.82,6223.75);F3(5888.10,6283.38) 2、路线转角计算 2.1各边方位角计算 所以交点桩号JD9=K0+445.75 2.2路线转角计算 3、平曲线设计计算 (1)平曲线半径确定及几何要素计算 本次课程设计,道路规划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路基宽度为 8.5米,双向双车车道标准,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的有关规定,平曲线采用的基本形曲线要素,计算简图及公式如下: 图1 圆曲线要素示意图 缓和曲线切线增值: 圆曲线的内移值: 缓和曲线角: 切线长: 平曲线长度: 外距: 校正值: 拟定交点JD1的圆曲线半径R=100m,缓和曲线Lh=50 m,平曲线几何要素计算如下: (2)五大主点桩号计算 主点桩号计算公式如下: 直缓点:ZH=JD9-T=(K0+445.75)-70.17 = K0+375.58 缓圆点:HY=ZH+Lh= (K0+375.58) + 50 = K0+425.58 曲中点:QZ=ZH+L/2= (K0+375.58 ) + 134.17/2 = K0+442.66 圆缓点:YH=ZH+L-Lh= (K0+ 375.58) + 134.17 -50= K0+ 459.75 缓直点:HZ=ZH+L= (K0+375.58 ) + 134.17 = K0+509.75 交点桩号验算:JD=QZ+J/2 = (K0+442.66 ) + 6.17/2 = K0+ 445.75 终点桩号: 4、绘制路线平面图 用圆规或曲线板在地形图上绘制平曲线,按比例从起点往终点每间隔50米标定中桩,并对起点、终点、平曲线五大桩及百米桩进行标注,并完成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设计成果见《路线平面图》、《直线曲线转角表》及《路基设计表》 。 三、纵断面设计 1、点绘纵断面地面线 按比例用尺子在地形图上用内插法量取计算各中桩的地面高程,并在A3幅面的米格纸上绘制纵断面地面线图,横坐标比例(里程及桩号) 1:2000,纵坐标比例(水准高程)1:200 。 各中桩地面高程确定后,随时填入纵断面图及路基设计表相应栏的位置上。 2、纵坡设计 在纵断面地面线图上根据纵坡设计原则及方法确定变坡点(本次设计除起终点外,中间设计1处变坡点,变坡点桩号为K0+430 ,高程为130.3 m)。依标准及规范要求,确定变坡点后读取前后两变坡点(包括起、终点)的高程差及其相应里程桩号,将高程差与里程桩号差相比得出该坡段的坡度值(用百分率表示,精确到0.1%),坡长、坡度经检查符合标准及规范要求后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