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呐喊》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1893年的作品。这幅画是表现主义绘画著名的作品。2012年5月3日,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拍卖上,1895年版的《呐喊》以1.199亿美元拍卖成功,创造了拍卖的最高价格纪录。 爱德华·蒙克(1863-1944),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具有世界声誉的挪威艺术家,西方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先驱。他在自己漫长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带有强烈悲剧意味和感情色彩、描写人类真实心灵的美术作品。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 基本概念 流行病学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分型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与预后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基本正常,部分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 多在青壮年发病,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可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而部分病人经治疗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概念起源发展 我国古代把所有精神障碍划分为癫、狂两类,所谓“重阴者癫、重阳者狂”。 19世纪中叶以来,欧洲精神病学家曾将不同症状分别看成独立疾病。 法国Morel(1857)—无外界原因的精神衰退称之早发性痴呆。 德国Kahlbaum(1874)—将具有特殊精神障碍伴全身肌肉紧张的精神障碍,称之紧张症。 Hecker(1871)则将发生于青春期而具有荒谬、愚蠢行为的病例,称之为青春痴呆。 概念起源发展 德国克雷丕林Emil Kraepelin(1896)认为上述不同描述并非独立的疾病,而是同一疾病的不同类型,这一疾病多发生在青春期,最后发展为衰退,故合并上述类型命名为 “早发性痴呆”。 20世纪瑞士精神病学家布鲁勒(Eugen Bleuler,1911) 对本病进行细致的临床观察,指出本病的临床特点是精神分裂:联想障碍、情感淡漠、意志缺乏和继之而来的内向性,提出“精神分裂”的概念,加以本病的结局并非皆以衰退而告终。因此,将这一疾病命名为“精神分裂症”。 描述了许多 四A“基本症状” Apathy;情感淡漠 Associative Loseness;联想障碍 Abulia;意志缺乏 Autism;内向性 流行病学 患病率在精神病中是最高的一种,20世纪70年代我国不同地区大样本普查资料,现患率在1.56‰-4.6 ‰ 。 患病高峰在青壮年,城市明显高于农村,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患病率与家庭经济情况呈负相关。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 (1)家族研究 本病患者近亲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数倍。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 父母双方均患过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子女罹患此病的几率为39.2%,较父母一方为此病的子女罹患此病的几率16.4%高出一倍左右。 (2)双生子研究 单卵双生子的发病率约为双卵双生子的4-6倍。 (3)寄养子的研究 是将两组出生后的孩子送到与父母亲隔离的另一个环境中养育对照,到发病的危险期年龄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提示能有较高的患病率。 2. 脑结构和脑影像学的异常 1970年以来,CT、MRI、PET等技术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额叶、颞叶、基底节、丘脑体积小、脑室扩大等改变。 另一些研究发现,仅30%左右的患者有以上所描述的某些结构改变,而且连续观察未发现进行性改变,表明这些病变不是由进行性病理过程所致。因此,脑结构的某些改变到底是精神分裂症的原因还是其结果尚无定论。 (二)神经生化病理假说 (1)多巴胺(DA)功能亢进假说: 中枢兴奋药如DA受体激动剂苯丙胺可产生类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并且苯丙胺可使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恶化。 抗精神病药物都和阻断DA受体和拮抗多巴胺敏感性腺苷酸环化酶的功能有关。 尸检研究发现,多巴胺受体浓度在尾状核、杏仁核以及边缘系统等处明显增高。 以上情况表明,DA及其受体异常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有重要意义。 (2)谷氨酸生化假说: 谷氨酸是皮层神经元的主要兴奋性递质,一系列研究表明中枢谷氨酸功能不足可导致精神分裂症原因之一。 (3)多巴胺系统和谷氨酸系统不平衡假说 大脑皮层控制感觉输入和警觉水平的功能,是通过包括了纹状体、丘脑、中脑网状结构的反馈系统完成的。刺激DA机制可增加感觉输入和警觉水平;而皮层纹状体谷氨酸系统则相反,起到抑制作用。 故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由于皮层下DA功能系统和谷氨酸功能系统的不平衡所致。 (四)环境中的生物学、社会心理因素 1、心理应激和躯体疾病影响 2、母孕期的病毒感染 3、母孕期及围产期合并症 4、社会心理因素 (一)感知觉障碍 精神分裂症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以幻听最为常见。幻听内容多半是争论性的或评论性的,也可以是命令性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ECLIPSE局部网格加密做法.ppt
- 如何利用团体标准做好患者跌倒评估和预防PPT.pptx
- 2022年湖南长沙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3年湖南长沙中考语文试题.pdf VIP
- 2024年镇村(社区)后备干部考试复习题库 .pdf VIP
- 数学-湖南省长沙市(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试题和答案.docx
- 最新经典数学函数图像大全-数学函数图像-函数图像全.docx
- 2024届高考英语作文复习专项读后续写:雀斑烦恼任务单素材.docx VIP
- 2024 年度民主生活会“四个对照”方面(存在问题、原因剖析及整改措施).docx VIP
- 托福词汇词以类记-张红岩(完整有目录)经典.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