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10《螳螂捕蝉》教学课件.pptVIP

六年级下册语文10《螳螂捕蝉》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你们觉得这位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 机智、聪明。他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劝吴王,让固执的吴王听了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后来,人们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演变成了一个成语,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隐伏的祸患。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记住这个道理。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本文主要写了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的经过。 告诫我们什么? 告诫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忘记了自己身后隐伏着的祸患。我们应当有长远打算,否则后患无穷。 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少年聪明机智,吴王知错就改的高贵品质。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不顾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同样的观点,同样是劝吴王,为什么大臣们失败了,而少年却成功了呢? 大臣——直劝、力劝 少年——智劝、巧劝 拓展延伸: 结合实际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样的事例。 【课堂检测】 一、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趁着空虚进入。( ) 2.指事情的结果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 ( ) 3.目光短浅,一心图谋侵害别人,却不知别人也在算计他。 ( ) 4.形容一下子明白了。 ( ) 二、复述“螳螂捕蝉”的故事,并说说其中的道理。 A.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B.阅读主题丛书中的相关文章,说说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 用鼠标点击生字,依次出现该字的拼音和组词。 10、螳螂捕蝉 文言文尝试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刘向《说苑·第九卷·正谏》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翻手为云 覆手为雨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劝阻 禀报 螳螂 蝉 瞄准 侍奉 固执 恍然大悟 诸侯 quàn bǐng táng láng chán miáo shì fèng zhí huǎng hóu 诸侯国 侍奉 乘虚而入 不堪设想 恍然大悟 固执 啄食 瞄准 处死他 弹弓 转来转去 禀报大王 打着鸟 举起前爪 【预习学案】 1.我会读 乘虚而入 不堪设想 毫不介意 固执 自由自在 恍然大悟 螳螂 诸侯 禀报 2.我会填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用( )的故事,劝说吴王打消( )的念头。 3.我质疑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预习,你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请写下来。 螳 螂 侯 禀 螳螂 蟑螂 诸侯 禀报 tánɡ lánɡ hóu bǐnɡ 我能行 诸侯:古代帝王统辖下的列国君主的统称。 毫不介意:一点儿也不把不愉快的事记在心里。 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 默读课文,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写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固执得不听劝阻。 第二段(2—11):写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讲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巧妙地劝说吴王。 第三段(12):写吴王终于明白过来了,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选择你喜欢的段落再读一读。 起因 经过 结果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大臣们反对,可吴王固执,不听劝阻。 少年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