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谈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一点临床体会 张大宁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 2016年1月16日 慢性肾脏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患病率大约在150.9/10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环境的改善,该病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 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的治疗,主要有对症治疗、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治疗和替代治疗等。 中医学很早以前即有关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记载,包括病名、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等,都有详细的论述。几千年来,在众多医家的共同努力下,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系统完整地继承这些理论和经验,并在当今的医疗环境及条件下,科学地发展这些理论与经验,有效地服务于临床,是我们中医药界同仁的光荣使命。 从病名上讲,慢性肾脏疾病多与中医学“水肿”、“淋证”、“癃闭”、“消渴”、“腰痛”、“肾风”、“关格”、“溺毒”、“肾痨”,以及近年来中医肾病学术界命名的“慢肾风”、“消渴肾病”、“肾衰病”等有关。 病因病机上,外感风、寒、湿邪,内伤脾、肾,以及久病血瘀等,无疑是该病的主要因素,故健脾补肾活血法,也就成为慢性肾脏疾病辨证论治的基本大法。 关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案、方法,各种医书中都有详细的论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制定了系统完整的临床路径方案,基本上大同小异,在此只想介绍一点个人的临床体会。 “临床疗效是任何一门医学的根本宗旨与归宿,离开疗效,医学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 这一点中医与西医是一样的,但中医学有它自己的特点,即: 言之有据,行之有果——上等; 言之有据,行之无果——存疑待考; 言之无据,行之有果——创新与发展; 言之无据,行之无果——淘汰。 讲两个问题: 一、谈几个药物: 二、谈几个病症 黄芪 升麻 大黄 川芎 蛋白尿 血尿 尿毒症 一 谈几个药物 黄芪: 《本经》 甘、微温,归脾、肺经。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气固表、利尿、托毒生肌。 《神农本草经》:“主治痈疽,……补虚”。后世提出补脾气、补肺气的概念,如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玉屏风散等,但在清以后使用上,实则已突破“脾、肺”的概念,如《医林改错》的补阳还五汤;《医学衷中参西录》的升陷汤,已含有“补真气、补元气、补肾气”的概念。 近年来,本药及以黄芪为主的方剂,以及黄芪的各种现代制剂大量地用于各种肾脏疾病的治疗,早已说明了这点,由“补虚”到“补脾肺气”到“补肾气”,也可以说明中药学的发展,也可以说属于“言之无据,行之有果”的范畴。 川芎: 《本经》 辛、温,归肝、心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神农本草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妇人血闭无子”。至明代著名医家倪纯宇的《本草汇言》则发展为“川芎,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味辛性阳,气善走窜而无阴凝粘滞之态,虽入血分,又能去一切风,调一切气”。 中医学言“行气活血”,川芎一药,气血均行,确为活血之要药。慢性肾脏疾病“气虚血瘀”“日久血瘀”,故“行血中之气”的川芎,实为临床常用的药物。 升麻: 《本经》 辛,微寒,归肺、脾经。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神农本草经》:“主解百毒,辟温疾、障邪”,后世本草多宗此义。至金元时期李东垣始正式提出“升提、升阳”的概念。《东垣试效方》中普济消毒饮,治疗风热疫毒上攻之大头瘟,即以升麻与芩、连、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药物配伍,解毒之外还有“升提药性”之意。 临床行之有效的补中益气汤,以参、芪伍升麻,一则善引清阳之气上升,二则加强参芪补气之力,后世民国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之升陷汤,亦以黄芪佐升麻,均取此意。 大黄: 《本经》 苦、寒,归脾、大肠、肝、心包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神农本草经》有“大黄下瘀血,血闭寒热,破徵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的论述,基本上概括了大黄的功效,说明两千多年前,人们对大黄的认识,基本上与当今相同。 近些年来尿毒症的病症治疗中,根据“邪毒上攻”的病机,广泛使用大黄以“降浊排毒”,已经得到中西医界的共识,但我们在临床中,以大黄与大黄炭同用,既有口服,又有灌肠,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谈几个病症 1、蛋白尿为主 蛋白尿在中医学中被列为“肾精流失”,已为医界所公认,“肾藏精”,肾虚则“精关不固”、“肾精外泄”等,已成公论,故“补肾固涩”治法也成为中医临床常用的治法。 体会: 补气(肾、脾)+ 活血 + 固涩 + 升阳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