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有问题,“涝你”没商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规划有问题,“涝你”没商量.doc

规划有问题,“涝你”没商量 城市因何而内涝?以广州几年前“5.7”、5. 14 特大暴雨袭击后为例,广州当时一周降雨量冲破百年纪录, 全城“水漫金山” o事后分析认为,造成广州内涝严重的原 因有三点,首先,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过低。广州许多老 城区在建设时期考虑的更多是经济合理,管道标准甚至还沿 用解放初的苏联标准,称为“下水管网”,中心城区现有排 水管道达到一年一遇标准的占到总量的83%,而达到两年一 遇标准的仅占9%, —旦发生强降雨就容易出现中心城区大面 积水浸。广东省城乡规划院高级规划师李志认为,当时的排 水设计标准太低,且不科学,无论建筑本身可防水位多高, 如果周边市政排水设施不畅,都仍会出现灌水,的可能。 第二,排水道淤塞,调蓄雨水能力降低。遍布全市的大小河 涌曾经是广州天然的泄洪道,但由于市民平时乱扔生活垃 圾,加上当时广州临近奥运建设项目过多,施工淤泥被雨水 冲刷进入排水道,使不少河涌淤塞、河道变窄或成为断头涌, 其水利作用大打折扣,许多河涌的排涝功能已经不够用。 2009年至2010年6月底,广州市投入486. 15亿元进行污水 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但经过最近多场暴雨的检验, 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 但经过最近多场暴雨的检验, 果并不理想。第三,硬质化地面阻挡雨水下渗,排水效率低。 城市地面硬质化是指在城市地面广泛使用花岗岩、大理石、 地面砖、混凝土和柏油等不透水材料,随着高楼大厦增多, 草地水塘都被柏油马路所替代。而原本雨水可以直接渗透到 地下,如今却被柏油、水泥阻挡,不得不在地面积攒起来, 无法通过“硬质化” 土地下渗。以往广州城市建设水平不 高,雨水可以通过绿地、农田、鱼塘排出,减少了雨水汇聚 的风险。现在硬地面积增大,建筑越来越稠密,雨水的自然 渗透能力降低,城市的自我调节能力也随之降低。 除去广州,各内涝城市表现出的原因不一而足。市政问 题专家、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宗威总结指出, 城市排水系统脆弱是内涝发生的直接原因,而排水系统问题 又主要包括排水管网建设和排水管网管护两方面的“历史 欠账”:一方面是管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和系统布局,城市 排水系统不能与城市各方面发展规划配套,导致排水能力滞 后于城市化进程。目前国内许多城市排水管道不成系统,部 分管线管径不合理,雨水管径普遍偏小,过水能力不足。在 国内,排水管沟直径超过3米的几乎没有。而在一些国家, 排水管沟可以跑汽车。另一方面则是排水管网的管护不到 位,很多城市对污水排放管理不严,居民生活和餐馆污水任 意排放,导致管渠淤积严重,过水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此 外管网老化、排水管道被占压问题也比较普遍。 此外,主城区的人口负载严重过多也是城市内涝不可以 忽略的另一原因。虽然现在很多城市已经意识到了排水问题 的严重性并加大了建设投入,但由于城区人口基数大,排 水配套设施依然无法满足人口负荷。以北京为例,从2002 年到2009年,城市排水管道长度增加了 3174公里,8年间 增长了 51. 44%,同期人口增加了 23. 33%O但是从人均占有 排水管道长度来看,2009年只有0.53米,和发达国家人均 占有长度超过4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而上述问题,只是城市规划不科学的一个方面。除此之 外,不得不提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病态”。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两院院士周干峙认为,当前 城市规划工作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行政干预过多,二是 被开发商暗地操纵。 城市规划被开发商暗地操纵?对于许多开发商来说,早 就深谙此道。这种现象严重破坏了城乡规划及法律法规的有 效实施,给公众利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房地产开发也如火 如荼,而城市的建设和改造离不开规划这一必经程序。许多 房地产大佬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了解规划动向、把握 规划的主动权,楼盘才能卖得火,于是,利用城市规划谋利, 就成了他们的目标,拉拢、贿赂规划部门的官员,则成了他 们的“必修课”。重庆市规划局原局长蒋勇案就是一个典型 的例子:蒋勇和情人一起开办“调规”公司,专门通过为房 地产开发商调增容积率等获利,蒋勇因受贿1796万余元被 判死缓。 事实上,通过调增容积率等获利,只是‘小儿科”的做 法,更“高明”的是,不少有背景的开发商可以提前获得城 市规划,如地铁、高架等的信息,然后在沿线大量低价购置 土地。而当政府把规划信息公开后,地价就直线上升,房价 自然水涨船高。 但是,这种被动利用城市规划来谋利的手段,一些开发 商还是觉得很不爽,于是,他们主动进攻,着力实现由开 发市场指导规划设计”的“战略转移”。比如,楼盘在原先 的规划中是没有地铁站的,于是,开发商就去公关、游说规 划地铁项目的部门和专家,经过一番暗箱操纵,有关部门就 改变了立场,最后以冠冕堂皇的理由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