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实践知识管理的策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校实践知识管理的策略*

442 現代教育論壇(七) * 學校實踐知識管理的策略 孫志麟 摘 要 知識管理的論著在數量㆖雖然已多,但多半趨向於概念或理論的闡 述,而有關策略取向的知識管理研究仍有許多待開拓的空間。知識管理的 價值,在於知識管理的實踐。本文在探討學校實踐知識管理的可能策略, 引用 McDonnell Elmore(1987)提出 的政策工具之分析架構,以法令 強制﹑因勢利導﹑能力培植和系統變革等㆕大機制,初步建構了㆒套包括: 研訂學校知識管理的相關辦法﹑評鑑學校知識管理的表現﹑提供知識管理 相關的學習活動﹑提升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建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提供資訊科技經費補助﹑建立知識管理誘因機制﹑發展知識分享的對話機 制﹑成立知識管理專責單位﹑形塑知識學習的組織文化等策略的架構。學 校若要推展知識管理的工作,對於這些策略的選擇與應用,必須衡酌學校 內外在環境及條件的優勢﹑劣勢﹑機會與限制,同時考量﹑靈活運用,才 能有效達成知識管理的目標-提升教育效能。 關鍵字:知識管理﹑法令強制﹑因勢利導﹑能力培植﹑系統變革 key words : knowledge management ﹑ mandates ﹑ inducements ﹑ capacity-building﹑system-changing * 本文得以完成,特別要感謝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金玉芝同學提供相關的參考資料。 學校實踐知識管理的策略 443 壹﹑前言 誠如「情緒智力」(emotion intelligence, EI)於㆓ 十世紀末成為 社會熱烈討論的風潮㆒般,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KM)在迎 向㆓十㆒世紀之際,也快速占據著整個管理領域的版圖,成為這㆒波管理 研究的新焦點。在實務面,知識管理甚至更與知識經濟(knowledge-b ased economy)的概念連手,併同成為政府及民間改造生產力的重要主張。在 不到五年短短的時間,有關知識管理的文章與討論與日俱增,特別是期刊 論文及㆒般文章的論述,有如雨後春筍般的成長,而企業機構推行知識管 理的實際做法也不斷在發展㆗。然而,相較於企業界,學校雖是生產及運 用知識的主要場域,但卻鮮少論及如何將知識的獲得﹑整合﹑累積﹑分享﹑ 轉化與創新,透過資訊科技的運用與組織變革 ,具體落實於實際工作㆗。 有關知識管理在學校的推動及進展,則顯得相當緩慢,尚未看到㆒些具體 的規劃或實施成效。因此,未來如何強化學校實踐知識管理的能量,無論 在理念或實務層次,都是值得正視的重要課題。 知識管理的價值,在於知識管理的實踐。而實踐策略的思考與探討, 則是落實知識管理理念的重要途徑。目前有關知識管理的研究,大致可區 分為兩大學派:㆒是資訊學派,另㆒是行為學派(Kersens-Van Drongelen, Weerd-Nederhod, Fisscher, 1996)。資訊學派專注於科技,重視知識 的編碼、存取與分享,並以資訊系統的設計及運用為㆗心,著重流程改善 及再造,為當前知識管理實務界的主流。行為學派則強調知識管理的策略 應用,以及組織如何因應知識管理的趨勢,調整其結構與管理作為。本文 探討學校實踐知識管理的策略,較偏向行為學派的觀點;不過,本文對於 知識管理內涵的討論,也涉及知識的分享、運用及創新等過程,此亦與資 訊學派的主張㆒致。換句話說,學校要推動知識管理,雖然必須兼顧「資 訊的管理」與「㆟員的管理」 ,但科技始終來自於㆟性,對於㆟的關懷, 仍是本文所強調的重點。本文將採取實務取向的觀點,探討學校實踐知識 管理的可能策略,以作為學校補強現行管理方式的不足,擴展管理視野, 希冀透過知識管理的推動,提升整個學校的教育效能。全文除前言及結語 外,主要分為㆔部分進行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