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规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规范

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规定 有效控制感染而不破坏宿主体内的微生态平衡,防止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选用适宜的抗感染药物,适当的剂量、给药方法和疗程,达到杀灭致病菌的目的,并防止浪费,是抗生素使用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一、管理组织 1、医院设立“合理使用抗生素小组”和“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小组”。负责建立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制度,并纳入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定期对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使用率应控制在50%以下),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开展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指导工作,并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 2、药剂科应定期公布主要致病菌及其耐药情况;定期向临床医师提供抗感染药物信息;及时总结本院临床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 3、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的临床适应症,合理选用药物。 二、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原则 1、根据合理、有效、安全和经济的原则选药。 2、严格掌物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及联合应用与预防应用的指征。抗生素治疗的适应症主要是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感染性疾病,以下情况不宜使用: ①一般单纯病毒感染性疾病; ②发热原因不明(除非病情十分严重,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 ③昏迷、心衰、休克等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害无益; ④尽量避免局部使用抗生素,尤其是青霉素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以防引起过敏反应及耐药菌株产生。 3、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菌群失调,及时调整抗感染药物,预防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4、发热原因不明、无细菌感染征象者、已明确单纯病毒性感染者,不宜使用抗菌药物。 5、分线管理抗菌药物的原则: 一线药物:疗效肯定、副作用小、价格合理、根据临床需要使用。 二线药物:疗效好,但毒副反应相对较大,应控制使用。 三线药物:疗效好、价格昂贵,近期研制出的保留抗菌药物,严格控制使用。 6、抗感染药物的联合应用原则 有针对性的选择一种抗生素治疗感染,避免无指征的联合用药,以免增加过敏、毒性、拮抗反应和病人费用,或使医师产生假安全感。联合用药应达到协同或相加治疗效果,减少药量,减少毒性,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等目的,具有以下指征: (1)致病菌不明的严重感染; (2)可以肯定获得协同作用。单一抗感染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和混合感染,联合用药可显著增强抗菌作用,用于治疗顽固性感染(如肠球菌、绿脓杆菌感染等)者; (3)感染部位一般抗菌药不易渗入(如化脓性胸膜炎、骨髓炎等)者; (4)需较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有产生耐药可能(如结核、慢性尿路感染等)者; (5)为防止真菌二重感染,可短期联合服用制霉菌素,或用微生态药物,防止二重感染; (6)免疫缺陷伴发严重感染者; (7)毒性较大药物联合用药可减少剂量,降低毒性反应。 7、尽可能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防止宿主自身菌群失调,造成外来菌定植及耐药菌株生长,密切注意菌群失调的先兆。对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的病人,应定期监测感染部位的细菌变化,及时予以纠正和治疗,减少二重感染的发生。 三、抗生素的疗程 1、抗生素治疗应用剂量足够,疗程够长,取得稳定的疗效后,方可停止使用。中途不可随便减量或停药,以免治疗不彻底造成疾病复发,或诱导耐药菌株产生。 2、急性感染: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继续用2~3天;体质好的、病程不易迁延者,病情基本控制后1~3天即可停药。 3、败血症病情好转,体温正常7~10天再停药。 4、严重感染(如心内膜炎、骨髓炎),疗程可达4~8周。 5、急性感染:应用抗生素后临床疗效不显著,多因素进行分析,确属抗生素选择不当,在48~72小时后应考虑改用其他抗生素,或调整剂量及给药途径等。 四、抗生素的配伍禁忌 1、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必须注意最新公布的配伍禁忌信息。原则上两种抗生素不宜置于同一溶液中静注,以免发生相互作用,而致活力受到影响,或导致溶液变色、混浊等。 2、静脉点滴抗生素的溶液,原则选择生理盐水,除必要时才选择葡萄糖氯化钠或5%葡萄糖溶液,以免溶液pH值对抗生素稳定性的影响。 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原则 1、一般情况不因预防目的而使用抗生素,特别是滥用广谱抗生素。对内科无感染征象的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非感染休克、慢性肾脏疾患等。只有对急性风湿热病人,可定期使用青霉素等,以杀灭咽部溶血性链球菌。 2、清洁无菌手术,无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指征。 3、可能污染的手术(如胃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子宫切除术等)一般不预防用药。如事先估计手术时间长,污染可能性大,可适当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 4、以下情况为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①污染手术,术后有发生感染高度可能者;严重污染和组织创伤的伤口,不能及时手术处理或彻底清创者。 ② 一旦发生感染将引起严重后果,如器官移植、人造心脏瓣膜置换、人造关节置换术等。 5、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