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羚羊木雕 教学设.docVIP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羚羊木雕 教学设.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羚羊木雕 教学设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山阳城区一中 巩玺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读会写“抹、怦怦、逮、树杈、攥着、寒战”等字词。 (2)把握课文的情节和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 通过文中的人物描写分析归纳人物形象。 3、情感目标: (1)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浓浓亲情,珍视真诚无私的友情。 (2)透过家庭矛盾冲突的生活表象、深刻领会文中蕴涵的待人处世的道理,尊重他人的情感和人格,能以坦诚的心理与父母沟通。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的矛盾冲突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 教学方法 速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上课之前,播放无印良品的《朋友》,上课铃响,切换出“课题幻灯片”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我可以问大家一个问题吗?你曾经送给好朋友礼物吗?…… 送的是什么能告诉我吗? ……他喜欢吗?……他收到后脸上是什么表情?.……赠送朋友礼物不仅让朋友高兴,也让我们自己感到幸福.可是,有一件礼物却给两个好朋友带来了伤害.是什么呢?是一只羚羊木雕.)。 板书《羚羊木雕》张之路 二、教学新课 在学习之前,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出示幻灯片 (一)检查预习(个别提问后齐读) 抹 攥 逮 怦怦 树杈 寒战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A.本文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 在文中找出一个最能体现羚羊木雕价值的二字词,并做上记号。(贵重) 追问①:你为什么找这个词来说明羚羊木雕的价值?文中哪些语句可以说明它的贵重呢?父母的哪些行为说明此物贵重? 明确:质地好(黑色硬木雕成),产地远(来自非洲),贵重(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等;妈妈、爸爸的语言、动作等。 追问②:如此贵重的羚羊木雕,爸爸把它送给了我,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爸妈是爱我的,羚羊木雕是爸妈爱我的见证,他们希望我能好好珍惜他们对我的爱。 B、围绕木雕写了哪些事? 明确:故事围绕“羚羊木雕”展开,按情节发展来讲,我们可以用询问木雕、赠送木雕、索回木雕加以概括。 文章插入了一段我以前和万方的故事,这种在叙述时候不依照时间次序,插入其他情节的方式叫插叙,(补充倒叙) C、主要涉及哪些人物? 提示:妈妈 我 爸爸 奶奶 万芳 万芳妈妈 (三)精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提示:用波浪线划出人物的语言、运作、神态描写句。思考:从这些语句中,认为这些人物有何特点?并用“妈妈、爸爸、奶奶、万芳的妈妈、万芳、“我”是______ 的人”的句式说话。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和情节判断出来的。(提示学生尽量用文中的词语或短句多角度表达) 如:a、妈妈是一个严厉的人。(或重财轻义) b、爸爸是一个冷酷的人。(或严肃、冷漠、重财轻义) c、万芳妈是一个比较泼辣的人。(或性格粗暴) d、奶奶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或深明情理、心地善良) e、万芳是一个宽容大度的人。(或仗义、纯真) f、“我”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或重友情、纯洁) (四)深入探究 1.开展:小人物评论会,请你就这一场家庭矛盾,讨论谁是谁非。 明确:在这场家庭冲突中,作者倾向于父母不对,但“我”也有不对的地方,这一点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2.在爸妈的眼里,羚羊木雕是亲情的见证;在“我”的眼里,羚羊木雕与小藏刀一样是友谊的见证。一面是父母的亲情,一面是朋友的友情,“我”该怎么做呢? 3.那同学们能不能给想个主意:双方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这样不愉快的结局呢? 明确:上述问题有较强的主观性,尽可能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教师小结 :同学们刚才的发言精彩极了!连我也被同学们的激情深深地感染了,大家的见解令我吃惊、使我震奋!是啊,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都渐渐长大了,做事情也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我们已经开始成了“小大人”了,但是父母最终还是我们最忠实的监护人,我们也要设身处地为父母想想,想想他们的感受,在生活中,学会沟通,让父母理解自己,自己也要努力去理解父母、他人,学会和父母、他人共处,学会生活。 (五)回归文本 作者的思想倾向是什么? 作者主要是歌颂友情。但只是责备父母吗?(结尾句析读) 教师小结:生活如大海,一个小小的矛盾也会激起层层风波,使家的港湾不再宁静。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呼吁父母理解的同时也应努力地去理解父母,唯有这样,在风浪中漂泊的满载着理想与希望的那叶方舟才能顺利地到达温馨的港湾。 总结后把话题回到学生课前提出的矛盾上,发表你的看法。 (五)课外延伸 作业: 1、想象“我”要回羚羊木雕回到家后的情景,模仿课文续写。 2、搜集关于友谊的名言。 (大屏幕投影)这是关于友谊的名言警句,让我们一起为友谊欢呼: (齐读) 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

文档评论(0)

dsw2853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