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案.doc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两首教案 呼图壁县石梯子乡小学 阿达克·莫占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 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深入理解“故人”“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首古诗。   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4.强化语感训练,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准确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中情,读出诗中情。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播放名曲《送别》,积淀离愁别绪,了解送别诗。   师:人生自古伤离别。面对自己亲密的知心朋友,我们多么希望能一直相聚,永不分离。可天下哪有不散的筵席。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古代,人们常常用写送别诗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古诗二首》就是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两首送别诗。   二、初读本课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出韵味。(指名读、范读、齐读等多种读的方式检查、提高朗读水平)   三、引导先学第一首诗。板书诗题,了解有关“送”的内容   1、师生互动,了解黄鹤楼:课件展现黄鹤楼雄姿;长江图,明确黄鹤楼、广陵的地理位置   2、要求学生完整表达诗题的意思。   四、初知诗意,质疑梳意。   1、 引导学生质疑,梳理诗意。   2、 集体交流。   (1)结合长江图弄懂“西辞”的含义,理解“下扬州”“孤帆”“尽”“唯”的意思。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五、赏析佳句,入境悟情。   师讲述李、孟真挚友谊的故事,为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深情作好铺垫。   1. 预设:赏析“烟花三月”的含义。   (1) 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引导想象鲜花盛开的春天是怎样一幅美景。   (2) 师生共议“烟”的丰富意蕴,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如:江边水气缭绕,笼罩在淡蓝色的薄雾中,雾气时聚时散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3) 师生共同在音乐中想象,感受“烟花三月”令人神往的美景。   (4) 拓展理解:“烟花三月”不仅仅指黄鹤楼所在的武汉,还有扬州,乃至整个长江两岸沿途都是春意浓浓,一派“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美好春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境。   (5)指导朗读前两句。   3、预设:品析“碧空尽”“唯”的含义,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   (1)品第三、四句,各抒己见,谈谈对“碧空尽”的理解,体会诗人仁立凝望远帆的情景。   (2)体会李白目送帆船远去时间之长,对朋友感情之深。   (3)从最后一句中,体会诗人寄情于浩荡的一江春水,对挚友的一片深情。   (4)指导朗读后两句。学生自读,自评,评后再读。师引读, 板书:情深意长。   (5)归纳总结全诗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六、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3、师生互动背诵读。   七、交流送别诗,引导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诗的内涵。   1、 交流自己知道的送别诗。   2、 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学习第二首诗。   3、 用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其他几首送别诗,感受送别诗的特点。

文档评论(0)

直挂云帆济沧海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