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形势与政策讲稿)20131017.ppt

  1.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孔子进一步发展了民本思想,主张惠民、养民、爱民,反对残暴苛政,并把君民关系比作舟水关系。 “夫君者舟也,庄人者水也,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孔子家语》 从而确立了人民、国家和君主的轻重次序。 这种思想将民众的地位提高到了空前高度。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孟子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普天之下人民最为重要,江山社稷尚在其次,而以君王为核心的统治集团的利益更是敬陪末座。 这就是古圣先贤的民本思想,它不仅彰显了古代先贤直面社会真理的勇气,也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和大气! 一切统治者都必须以老百姓的利益为重, 只有老百姓满意了,江山社稷才会稳定, 君王统治集团的利益才能巩固。 荀子则注重“恩惠于民” 提出了“平政爱民”和“节裕富民”的思想。 汉 代 “天之生民,非为王也, 而天立王,以为民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 “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 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 ——《贾谊新书·大政上》 李世民: “行王道、存百姓”的思想。 宋祁:“民,国之基也。” 《杂税》 唐 代 宋代: 朱元璋: “民者,国之本也”,“民穷则国不能独富,民富则国不能独贫” 等思想。 《明太祖实录·二五三卷》 明 朝 上述论断表达了民本思想的政治传统,也反映了民本思想的历史文化底蕴。 传统民本思想对群众路线的积极意义 1、重视民众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及作用,要求统治者重民心、顺民意,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民众权益,为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爱民重民”的理论素材。 2、深刻影响着无数仁人志士,成为中国社会进步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理想和精神支柱,为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化基础。 群众路线理论与传统民本思想的区别 传统民本思想: 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保持王朝政权的巩固和长治久安,维护封建的剥削制度。 党的群众路线: 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批判继承和扬弃,真正做到重民,以民为本。 2、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在人类历史上,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历史上的无产阶革命家都把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主体,一贯注意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把能否广泛动员群众作为革命能否成功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正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去认识群众和对待群众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建立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个基本观点之上的。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党的群众路线,将党和人民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 2、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三)群众路线的形成与发展 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探索和实践的结果。经过几代共产党人的丰富和拓展,人们对群众路线的认识不断加深,它对于革命、建设与改革起着重要作用。 形成与发展的历程 曲折发展时期 逐渐趋于成熟 群众路线理论形成 发展的新阶段 . 土地革命时期 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 1978 1937 1949 1927 192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前 1、新中国成立前 (1)土地革命时期:形成时期 (2)抗日战争时期:渐趋成熟时期 (1)土地革命时期:形成时期 大背景:大革命失败后,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恶劣环境中,党积极开展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政权建设、经济建设等大量工作。这些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动员和依靠群众是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 周恩来 1929年9月,在其主持起草的《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一科学概念,指出筹款和没收地主豪绅财产等工作一定要经过“群众路线”。 毛泽东 1933年,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一文中严厉批评官僚主义,提倡用“群众化的方式”克服官僚主义领导方式,表明党对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已经有了一定认识。 1

文档评论(0)

131****90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