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寻梅》音乐教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踏雪寻梅》音乐教案   教材分析:   《踏雪寻梅》这首歌意境高雅,运用了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音符对比等表现手法。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注意曲谱,加强示范。   学情分析:   学生学唱歌曲《踏雪寻梅》,应注意正确地唱好断音,多唱多练习,并体会断音与连音唱法的对比。体会不同情绪情感的表达,对歌曲的学唱将有很大帮助。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   聆听《踏雪寻梅》,感受冬天的意境美和音乐美,学习梅花勇于与严寒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歌曲《踏雪寻梅》中的断音是歌曲教学的重点。   难点:歌曲中断音与连音的对比演唱为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踏雪寻梅》(赏梅)   师:同学们喜欢花吗?今天向同学们推荐一种我最喜欢的花儿,请看…(多媒体放映)   师:(看完图片)我最喜欢什么花儿呀?为什么呢?   生:回答。   师:怎样才能寻找到梅的芳踪呢?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踏雪寻梅”。(多媒体出示课题)我想邀请大家一同去踏雪寻梅,但直接去是不是太没意思了呢,所以要考考大家哦!   第一关你们能唱一唱下面这条旋律吗?   3550   2550   3550   1110   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休止符了吗,下面就让小毛驴来提醒大家。   学生:齐唱   第二关:加上了顿音记号,你们会吗?   大家觉得自己正确吗?小毛驴又来提醒大家啦。   学生:唱   我:嗯,大看来大家都有好好的看小毛驴的提醒哦。   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接再厉,就剩下最后一关了。   第三关:别忘了之前认识的渐强记号。   lt;大家还记得这个符号吗?那大家来试试加上他效果会如何。   学生:加上渐强符号演唱。   过关,播放梅花图片   三新课教学(听梅)   我: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来一起读一读歌词。学生:齐读   我:同学们读完之后,知道词中“雪霁”、“坝桥”、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答。(不知道,没关系。有老师来告诉你们。)   了解了歌词后,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该曲的词作家。   1.初听:   (1)问题: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想象并描述北方冬天下雪时的景色,为歌曲创设意境。)   全歌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   (2)简介歌曲创作背景与作者。   黄自:中国作曲家。代表作品还有清唱剧《长恨歌》、歌曲《点绛唇》、《南乡子》、《玫瑰三愿》、《旗正飘飘》等。其中歌曲《思乡》、《抗敌歌》、《长恨歌》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他的音乐创作以声乐为主,作品的作曲技法娴熟,表现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作品反映的内容和作者的概况。   了解完曲作者,老师来和大家做个游戏。(踏歌寻音)   四歌曲教学:(唱梅)   1教师范唱。   2学唱歌曲。难点处跟唱。理解“霁”就是雪后放晴。“坝桥”就是有扶手的石板桥。   3模仿毛驴铃声的节奏,注意情绪与力度,并演唱歌曲。   4音乐知识   断音记号:表示音的间断的唱奏记号。断音记号是用实心或者空心的记号。写在音符上面。这些音表示要唱的干净、短促、有弹跳力,大概占原音二分之一。   5二声部演唱   注意音型:1315   叮当叮当   6情感表达:   (1)学生分别用断音和连音唱法演唱歌曲,自己对比,体会不同情绪、情感的表达。   (2)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连音和断音)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   设计意图:在能以不同方式和力度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加上简单的二声部演唱,加强对歌曲情绪情感的表达。   五课堂小结(畅想)   (略)   六课后小记   《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多听的方式,代替以前教师一味地教唱歌曲,学生在欣赏歌曲时,在不知不觉中就已掌握了歌曲。通过提示力度的对比,能用不同演唱方法生动地演唱歌曲。在欣赏与演唱中学到知识,并体会到快乐。   

文档评论(0)

考试资料大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