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诸葛亮; 空城计 诸葛亮兵出祁山,收姜维后继续向魏国进军,魏国派司马懿抵挡蜀军,在街亭打败马谡,而诸葛亮城中空无一人,兵都出去解围去了,城中只有一些老弱病残,诸葛亮心生一计,命令打开城门,派几个老兵在打扫卫生,自己带两个儿童在城楼上面弹琴,司马懿的兵来到城外,看到四个城门大开,诸葛亮又在上面唱歌,司马懿命令兵不动,自己上前一看,看诸葛亮神情自若、琴声不乱,怀疑有伏兵,这才命令撤军。;七擒孟获
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长眠五丈原
火烧赤壁
诸葛亮巧收姜维
舌战群儒
智激周瑜
增灶退兵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诸葛亮(181—234),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为避汉末之乱,大约于汉献帝兴平二年(195)15岁时随叔父诸葛玄由山东迁居豫章,后辗转至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故号卧龙先生。西晋陈寿《三国志》有《诸葛亮传》,并整理其诗文《诸葛亮集》传世。
; 作为一代历史伟人,诸葛亮最大的功绩是辅佐刘备开创蜀国基业。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问鼎逐鹿。建安十三年(208),诸葛亮出使东吴,舌战群儒,最后促使孙刘联合,共抗曹操,并经赤壁一战奠定三国鼎立局面,而后为刘蜀集团运筹策划,东征西讨,开疆拓土,富国强兵,直至病逝于五丈原军旅之中。他有济世爱民之心,经天纬地之才,“智绝千古”,特别是隆中决策,高瞻远瞩,不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可谓“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三下”,引后世无数英雄竞折腰,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 我们称颂诸葛亮,除了历史上的丰功伟绩,主要还由于他具有高尚的品行,道德文章,高风亮节,为后世楷模。比如,诸葛亮身为蜀相,统领一国军政,他兢兢业业,日理万机,以至于“汗流终日”,而且以身作则,严于律已。第一次北伐,马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遭致街亭惨败。诸葛亮为整肃军纪,挥泪斩马谡,但也“自贬三等,以督厥咎”,绝不文过饰非,推卸责任。诸葛亮为官廉正,两袖清风,世称“循吏”,他身前留下遗嘱:“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他于蜀国居功之伟,却无意身后功名,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需器物。”从此,青山幸埋忠骨,诸葛亮一身正气,淡泊之志,千古传颂。
; 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计谋超群,对后代的教育问题也十分重视。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军中的前夕,还写信给诸葛瑾:“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同时写下了流传百世的《诫子书》。他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才,励精治性,珍惜光阴,务求“接世”。30年后,邓艾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诸葛瞻拒不接受邓艾的高官诱降,英勇战死,时年37岁。其子诸葛尚一同战死,时年16岁。《诫子书》中关于道德、修养、教育方法的至理名言,影响着近二千年来诸葛家后裔的持续发展和我国有志青年积极进取。;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2、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夫(fú)
淡泊(dàn)(bó)
淫(yín)慢
遂(suì)
庐(lú)
;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探究文章的结构
提出论点——正(静)反(躁)两方面论证(治学、修身)——劝戒惜时,有所为
A、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B、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C、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D、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如何才能修身养德呢? ;“静”与“ 明志”“成才”的关系 ;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问题研究;【名句赏析】
(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是逻辑学中“双重否定”的句式,否定之否定便是肯定,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达了他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抓住典型细节 感受生活百味.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抓住人物特点.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抓住特点写外貌.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抓住细节写活人物.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抓特征 显神韵.doc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抓住细节.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抓特征,显个性.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拈花微笑倚“情脉”.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抓细节,写出人物活动的精彩瞬间.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拓展阅读.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第四单元第16课 《诫子书》.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学过程: 导语:唐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诗歌是唐代文.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案.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散文小组展示.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散 步课件.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散布课件.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散文诗.pptx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散文诗两首.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 PPT课件.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荷叶母亲1.ppt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金色花.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