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细化工工特艺学第9章
氨解和胺化 一、概述 二、氨解剂(氨解和胺化所用的反应剂) 三、醇羟基的氨解 四、羰基化合物的胺化氢化 五、环氧烷类的加成胺化 六、脂族卤素衍生物的氨解 七、芳环上卤基的氨解 八、芳环上羟基的氨解 九、芳环上磺基的氨解 十、芳环上氢的直接胺化 * * * * 第九章 氨解和胺化 氨解和胺化 一、概述 胺化 氨解 加成胺化 氨解: 氨与有机化合物发生复分解而生成伯胺的反应。即: 通式: R-Y + NH2 R-NH2 + HY 加成胺化:氨与双键加成生成胺的反应。 氨解有时也叫胺化或氨基化。氨与双键加成生成胺的反应则只能叫胺化不能叫氨解。氨解和胺化还包括所生成的伯胺进一步反应生成仲胺和叔胺的反应。 应用:脂肪族伯胺的制备。(主要采用氨解和胺化法。) 芳伯胺的制备主要采用硝化还原法,有时需要氨解法 (不能到指定位置时用此法)。 氨解和胺化 二、氨解剂(氨解和胺化所用的反应剂) 氨解剂:可以是液氨、氨水、气态氨或含氨基的化合物,如尿素、碳酸氢胺和羟胺等。 气态氨:用于气固相接触氨解和胺化。含氨基的化合物只用于个别氨解和胺化反应。 1、液氨 氨的液化温度如表9-1(P.205.)。临界温度132.9℃。但液氨在压力下易溶于许多液态有机化合物,故此时超过临界温度也能维持液态。 储存方法:钢瓶,装有两个口:液相出口和气相出口。 液氨主要用于需要避免水解副反应的氨解过程(P206式(9-2)) 用液氨的缺点:操作压力高、过量的液氨难以液氨的形式回收。 氨解和胺化 氨解剂 表 9-1 氨在不同温度下的压力 112.3 61.81 20.06 9.90 4.24 2.87 1.00 atm 11.375 6.261 2.032 1.003 0.430 0.291 0.1013 压力,MPa 132.9(临界) 100 50 25 0 -10 -33.35 温度,℃ ( 9-2 ) 氨解和胺化 氨解剂 2、氨水 氨水是广泛使用的氨解剂。工业氨水浓度一般为25%。氨在水中的溶解度: 20℃:34.1m%; 30℃:29m%; 40℃:25.3m% 。 优点:过量的氨可用水吸收循环使用,氨水还可溶解某些催化剂和还原抑制剂。 缺点:氨水对某些芳香族被氨解物溶解度小,水的存在有时会引起水解副反应。 氨解和胺化 三、醇羟基的氨解 这是制备C1~C8低碳脂肪胺的重要方法。(伯仲叔胺,式9-4) 醇羟基活泼性不够强,故醇的氨解所要求的反应条件较高。 工艺:气固相接触催化氨解法、气固相临氢接触催化胺化氢化法和高压液相氨解法。 氨解和胺化 三、醇羟基的氨解 1、醇类的气固相接触催化氨解 该法主要用于甲醇的氨解制二甲胺。 催化剂:SiO2-Al2O3 ,加入少量(0.05~0.95m%)的AgPO4、Re2S7、MoS2或CoS等活性组分。也可使用其它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或磷酸盐。 T:350~500℃ P: 0.5~5 MPa 产物:混合物(含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 工业需求量:二甲胺一甲胺三甲胺 氨解和胺化 醇羟基的氨解 提高二甲胺产率的方法:氨过量、加水、三甲胺和一甲胺循环、以及控制温度和空间速度等。 分离方法:三种甲胺沸点相差很小(一甲胺-6.3℃、二甲胺6.9℃、三甲胺2.9℃),需采用精馏、共沸精馏、和萃取精馏法进行分离。 类似的方法,用乙醇和胺可生产一乙胺、二乙胺和三乙胺。 表9-2 甲醇氨解时的进料、出料组成表 22.3 20.1 三甲胺 13.8 0.0 二甲胺 11.8 11.5 一甲胺 0.0 18.6 甲醇 52.1 49.8 氨 出料,mol% 进料,mol% 组分 氨解和胺化 醇羟基的氨解 2、醇类的气固相临氢接触催化胺化氢化 从C2~C4等低碳醇制备相应的胺类,通常采用该法。 催化剂:活性组分Cu-Ni,载体Al2O3或沸石或酸性白土。 温度:200℃左右。 反应组分:醇、氨和氢的气态混合物。 反应历程:四步。包括醇脱氢生成醛、醛与氨(胺)加成胺化生成羟基胺、羟基胺脱水生成烯亚胺、烯亚胺加氢生成胺(伯、仲、叔)。见P.207-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泡沫铝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docx
-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47页).pptx VIP
-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育人故事一等奖:从“心”擦亮星星的光.docx VIP
- (高清版)-B-T 41932-2022 塑料 断裂韧性(GIC和KIC)的测定 线弹性断裂力学(LEFM)法.pdf VIP
- 上海牛津英语5B知识点汇总.docx VIP
- 华为交换机配置教程(从入门开始)-华为交换机详细教程.pdf VIP
- 机械创新设计第七章 仿生原理与创新设计 .ppt VIP
-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ppt VIP
- ISO 55013-2024 资产管理-数据资产管理指南(中文版-雷泽佳翻译-2024).docx
- 发改价格〔〕670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