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嗣槐《太极图说论》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嗣槐《太极图说论》研究

臺大文史哲學報 第七十九期 20 13年11月 頁 1 ~ 3 4 臺 灣 大 學 文 學 院 DOI: 10.6258/bcla.2013.79.01 王嗣槐《太極圖說論》研究 呂 妙 芬∗ 摘 要 本文主要研究王嗣槐撰寫《太極圖說論》的目的,並根據《太極圖說 論》探討王嗣槐的思想,及其在明清之際學術史上的意義。全文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說明《太極圖說論》的寫作旨在批評佛、道二氏與宋明理學,並 闡揚儒家正學。王嗣槐批評〈太極圖〉與〈太極圖說〉不符合《易》旨, 是道家之作,他的看法遙承南宋陸九韶、陸九淵,更呼應清初江南學界全 面檢討《易》圖的思潮。論文第二部分從有無之辨、生死與鬼神、性與天 命、盡倫之教四方面,討論王嗣槐的思想的特色。本文也試圖從天主教徒 張星曜對《太極圖說論》的推崇,再思明清之際儒學與天主教的交涉。 關鍵詞:王嗣槐 〈太極圖〉 生死觀 張星曜 人性 101.12.19 收稿,102.04.18 通過刊登。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2 臺 大 文 史 哲 學 報 一、前言 本文主要研究王嗣槐(1620生)的《太極圖說論》。學界對於王嗣槐的相 關研究很少,目前只見張立敏討論王嗣槐與馮溥(1609- 1692)的交友,及其參 與清代詩壇活動的論文;1荒木見悟在〈毛稚黃的格物去欲說〉一文中曾對王嗣 槐的思想有簡短的討論。2另外,周建剛在《周敦頤研究著作述要》中論及《太 極圖說論》,說此書旨在「為朱陸辯難兩不相下而論定之」,全書核心在卷三 有關〈太極圖〉的辨說、圖論與傳授等的討論,其他部分都圍繞卷三而展開。3 筆者對此略有不同看法,雖然《太極圖說論》確實從朱陸之辯談起,但全書最 多篇幅並不在討論〈太極圖〉, 而是關於有無、生死、人性、天命、明教等議 題,筆者認為王嗣槐寫作此,不僅欲討論〈太極圖〉或〈太極圖說〉的傳授, 他的主要關懷在於釐清儒學與二氏之辨,並以維護儒家聖人之教為主要目的。 《太極圖說論》共十四卷,篇幅長達三十餘萬言,是王嗣槐晚年的作品。 本文主要根據《太極圖說論》探討王嗣槐的思想,下文將首先介紹王嗣槐生平 及其著作此書的經過,說明其對於〈太極圖〉與〈太極圖說〉的基本立場,及 其與清初浙江學界的密切關係。接著,將從有無之辨、生死與鬼神、性與天命、 盡倫之教四方面,進一步闡發王嗣槐的思想。 二、王嗣槐與《太極圖說論》的寫作 王嗣槐,字仲昭,號桂山,浙江仁和縣諸生。康熙十八年(1679)參加博 學鴻詞科考試,授中書舍人。王嗣槐工詩文,與吳農祥(1602- 1678)、吳任臣 (1628- 1689)、毛奇齡(1623- 1716)、陳維崧(1625- 1682)、徐林鴻,合稱 4 「佳山堂六子」。著作包括《桂山堂偶存》、《嘯石齋詞》、《桂山堂文選》、 《太極圖說論》。 1 張立敏,〈宋詩風運動中的王嗣槐〉,《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8 年6 期, 頁81-85 。 2 荒木見悟,〈毛稚黃的格去物欲說〉,見氏著,廖肇亨譯,《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6 ),頁141-188 。 3 周建剛,《周敦頤研究著作述要》(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9 ),頁168 。 4 《清史列傳》(臺北:明文書局,1985 ),卷70 ,頁47a 。吳任臣生卒年及生平,見 劉文英,〈吳任臣生平及事迹考〉,《史學史研究》2009 年3 期,頁113-115 。 王嗣槐《太極圖說論》研究 3 5 王嗣槐年輕時曾從遊葛寅亮(1570-1646),又與毛先舒(1620- 1688)定 交。6王嗣槐說自己生性放宕、喜交遊,足迹半天下,少年為詩尚聲調,喜六朝 語,晚年則善古文。7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