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26-2002-职业性急性三烷基锡中毒诊断标准》.pdfVIP

《GBZ26-2002-职业性急性三烷基锡中毒诊断标准》.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CS 13.100 C60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 26 -2002 职业性急性三烷基锡中毒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Acute Trialkyltin Poisoning 2002-04-08 发布 2002-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 布 前 言 本标准的第 6.1 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 GB8784-1988 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在接触三烷基锡的职业活动中,可引起急性三烷基锡中毒。为保护接触者身体健康,有 效地防治三烷基锡中毒,曾发布了 GB8784-1988 。 本次修订主要修改内容为: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在诊断标准中突出了三烷基锡对中 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由于不同种类的三烷基锡化合物其毒作用部位的不同,产生的临床表现 亦不尽相同,根据临床病例报道,本标准在诊断及分级标准中作了补充。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起草。参加起草单位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 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GBZ26-2002 职业性急性三烷基锡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三烷基锡中毒是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接触较大量三烷基锡后引起的以中枢 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急性三烷基锡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急性三烷基锡中毒的诊断及处理,非职业性急性三烷基锡中毒亦可 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 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20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 GBZ51 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 GBZ76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GB/Tl6180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3 诊断原则 根据确切的三烷基锡职业接触史,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参考 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综合分析,并排除其它原因所致的类似疾病,方可诊断。 4 接触反应 接触三烷基锡后有头痛、头晕、乏力,部分接触者可出现眼、鼻、咽部刺激症状。脱离 接触后,症状一般在 24h 内消失。 5 诊断及分级标准 5.1 轻度中毒 接触三烷基锡后经数小时至数日的潜伏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a ) 头痛加剧、头晕、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恶心、睡眠障碍,可伴多汗或心率 减慢; b )烦躁、记忆检查呈明显障碍,并可伴耳鸣、听力减退。 5.2 中度中毒 具有极度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a ) 出现呕吐,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 b )意识模糊、嗜睡状态; c ) 明显的情感障碍,如忧郁、焦虑、淡漠、易激惹等; d )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 5.3 重度中毒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a ) 昏迷,可伴抽搐; b ) 明显的精神症状,如暴怒、攻击行为、虚构、幻觉等,伴定向障碍; c )癫痫大发作; d ) 明显的小脑损害。 6 处理原则 6.1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