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60-2002-职业性急性变应性肺泡炎诊断标准》.pdfVIP

《GBZ60-2002-职业性急性变应性肺泡炎诊断标准》.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CS 13.100 C60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 60-2002 职业性急性变应性肺泡炎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Acute Allergic Alveolitis 2002-04-08 发布 2002-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 布 前 言 本标准的第5.1 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 GB16380-1996 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在职业活动中接触霉孢、菌孢或其他蛋白质有机粉尘后,可引起以肺泡变应反应改变的 急性肺泡炎。为能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以保护作业者的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 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 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GBZ60-2002 职业性急性变应性肺泡炎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变应性肺泡炎是在生产过程中吸入具有抗原性的某些有机粉尘所引起的以 肺泡变态反应改变为主的呼吸系统疾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急性变应性肺泡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因接触霉孢、菌孢或其他蛋白质有机粉尘后发生的急性肺泡炎。如农民 肺、蔗渣肺、湿化器等急性患者的诊断和处理。 2 诊断原则 根据明确再次吸入变应源的职业史,经一定潜伏期后出现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 症状、体征和胸部 X 射线表现,结合现场卫生学调查结果,参考肺功能、动脉血气和血清 沉淀抗体测定结果,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类似病变后,进行综合分析,方可诊断。 3 接触反应 吸入变应原4~8h 后出现畏寒、发热、咳嗽、胸闷、气急,胸部X 射线检查未见肺实 质改变。上述症状可在脱离接触后1 周内消退。 4 诊断及分级标准 4.1 轻度 有中、重度咳嗽,伴有胸闷、气急、畏寒、发热;两下肺可闻及捻发音;胸部 X 射线 除见双肺纹理增强,并有 1~5 mm 大小的边缘模糊、密度较低的点状阴影,其病变范围不 超过2 个肺区;血清沉淀反应可阳性。 4.2 重度 上述临床表现加重,体重减轻、乏力;胸部捻发音增多;胸片示有斑片状阴影,分布 范围超过2 个肺区,或融合成大片模糊阴影。血清沉淀反应可阳性。 5 处理原则 5.1 治疗原则 5.1.1 接触反应者应暂时脱离现场,进行必要的检查及处理,并密切观察 24~72 h 。 5.1.2 轻度者应暂时脱离生产环境休息,并给予止咳、平喘、吸氧等对症处理及适量糖皮质 激素治疗。注意随访。 5.1.3 重度者应卧床休息,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对症治疗。 5.2 其他处理 轻度者治愈后可恢复工作,如果恢复工作后短期内又反复发作者以及重度者均应调离 原工作岗位,并根据恢复程度,安排适当工作。 6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见附录A (资料性附录),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A.1 本标准仅适于农民肺、蔗渣菌孢肺、蘑菇肺等急性患者的诊断和处理。 A.2 对有紫绀或拟诊重度患者应作动脉血气分析。 A.3 血清特异性沉淀抗体的阳性结果和动态变化有助于诊断,但阴性者也不否定诊断。 A.4 咳嗽的病情判断标准: 轻度(+):白天间断咳嗽,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中度(+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