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概预算建设工程定额.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理论计算法 主要适用于计算按件论块的现成制品材料。例如砖石砌体、装饰材料中的砖石、镶贴材料等。其方法比较简单,先计算出材料的净用量、材料的损耗量,然后两者相加即为材料消耗定额。例如: 1)每m3砖砌体材料消耗量的计算 砖净用量(块)= (2.10) 砖消耗量=砖净用 量/(1-损耗率) (2.11) 砂浆消耗量(m3 )=(1- 砖净用量×每块砖体积)×(1+损耗率) (2.12) 式中: 每块标准砖体积=0.24m×0.115m×0.053m=0.0014628m3 灰缝为0.01m 作业3.1 计算1标准砖外墙每m3砌体中砖和砂浆的消耗量。砖与砂浆损耗率均为1%。 解:砖净用量==522块 砖消耗量=522/(1-1%)=527块 砂浆消耗量=(1-522×0.24×0.115×0.053 )/(1-1%) =0.238m3 2)100m2块料面层材料消耗量计算。 例2.4 彩色地面砖规格为200×200mm,灰缝1mm,其损耗率为 1.5%,试计100m2地面砖消耗量。 解:地面砖净用量 = =2475块 瓷砖消耗量=2475/(1-0.015)=2513块 4、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周转性材料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不是一次消耗完,而是多次使用、逐渐消耗、不断补充的周转工具性材料。 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应当按照多次使用,分期摊销方式进行计算。 (1)现浇钢筋混凝土模板摊销量 1)材料一次使用量 是指为完成定额单位合格产品,周转性材料在不重复使用条件下的周转性材料一次性用量,通常根据选定的结构设计图纸进行计算。 2)材料周转次数 是指周转性材料从第一次使用起,可以重复使用的次数。 一般采用现场观察法或统计分析法来测定材料周转次数,或查相关手册。 3)材料补损量 补损量是指周转使用一次后由于损坏需补充的数量,也就是在第二次和以后各次周转中为了修补难于避免的损耗所需要的材料消耗,通常用补损率来表示。 4)材料周转使用量 是指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和补损条件下,每周转使用一次平均所需材料数量。 5)材料回收量 在一定周转次数下,每周转使用一次平均可以回收材料的数量。 6)材料摊销量 周转性材料在重复使用条件下,应分摊到每一计量单位结构构件的材料消耗量。这是应纳入定额的实际周转性材料消耗数量。 例2.5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按选定的模板设计图纸,每10m3混凝土模板接触面66.7m2, 每10m2接触面积需木板材0.375m3 ,模板的损耗率为5%,周转次数8次,每次周转补损率15%,试计算模板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及模板摊销量。 作业2.2 某工程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梁,需要一次使用模板料1.775m3,支撑料2.475m3,周转6次,每次周转损耗15%,试计算摊销量是多少。 第三章建筑工程定额 3·1概述 3·2施工定额 3·3预算定额 3·4概算定额和概算指标 思考题 第三章 建筑工程定额 3.1 概 述 3.1.1 建筑工程定额的概念 定额就是规定在产品生产中人力、物力或资金消耗的标准额度和限度,即标准或尺度。 建筑工程定额:合理、合格、标准。 定额水平:规定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资源数量的多少。是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反映。 3.1.2 定额的起源和发展 “泰罗制 ”的核心是:制定科学的工时定额,实行标准的操作方法,强化和协调职能管理,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发展及改革目标 (一)建国后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建立 1953年~1958年,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建立主要表现为适应计划经济需要的概预算制度的建立时期。 1958~1967年,概预处定额管理逐渐被削弱。 1976年,十年动乱结束为顺利重建造价管理制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1977年起,国家恢复、重建造价管理机构。1988年划归建设部管理,成立标准定额司。十多年来,国家主管部门、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地区对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改进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做了大量工作。 (二)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改革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基本建设概预算定额管理的模式已逐步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转换。 (2)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3.1.

文档评论(0)

共享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07日上传了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