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陪伴和协助同性恋性取向的学生.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陪伴和协助同性恋性取向的学生

如何陪伴和協助 同性戀性取向的學生 顏正芳 高雄醫學大學精神科 張惠妹挺同志爭 取婚姻平權 超大彩虹旗撼動 小巨蛋 2015.4.6 紐約時報:台灣是亞洲同志的燈塔 2014.10.29 「台灣對同志的友善,像是一層不 真實的霧」,人們說著接納同志, 只是因為沒被踩到心中的底線 -- 李德庭、鄭宸鈺 /post/86100/ 何謂性取向? 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 :個人對於何種性別 的人會感到性吸引。其中包含多種面向,如性幻 想、生理反應、性行為、性認同、社會角色等 同性戀 (homosexual)者指的是對於同性感到 性吸引的人,英語世界中稱男同性戀為gay , 女同性戀為gay或 lesbian ,國內常以「同志」 稱呼 異性戀 (heterosexual)者指的是對異性感到性 吸引的人 雙性戀(bisexual)者指的是對於同性或異性都 可能感到性吸引的人 LGBT 女男同志(Lesbian and Gay) 雙性戀(Bisexual) 、 跨性別者 (Transgender) 的總稱 有多少比例人口是同性戀或雙性戀呢? 以美國的研究為例 National Survey of Sexual Health and Behavior (2010):在18歲或以上者,男性 6.8% ,女性: 4.5% General Social Survey (2008):在18歲或以上者,男 性2.9% ,女性: 4.6% General Social Survey (2008):在18-44歲者,男性 4.1% ,女性: 4.1% ;但自陳有同性性伴侶者,男女 性都是10.0% National Survey of Family Growth (2002):在18-44 歲者,男性4.1% ,女性4.1% National Health and Social Life Survey (1992):在 18-59歲者,男性2.8% ,女性1.4% 年輕人階段的性取向認同發展 傳統以年齡區分年輕人階段,為 12至18 歲者 以發展任務何時開始和完成來區分,早 至10歲,晚至23歲,都屬年輕人階段 所以大學生涯是一個人發展性取向認同 的重要時機 了解年輕人的性取向 面對年輕人的同性戀或雙性戀議題時 ,不 宜先入為主認為「那是病態」,否則會影 響學生權益,以及作為師長的處理能力 隨著社會文明發展,年輕人的性概念發展 已與父母家長有所差別 《天下雜誌》2017萬 人大調查 對同性婚姻的看法?( % ) 同 /雙性戀成因的生物因素 遺傳因素對於性取向佔了顯著的影響力 雙胞胎研究指出:男同性戀者的同卵雙胞胎兄弟 有52%亦為同性戀,同一研究中,異卵雙胞胎一 致比率為22% (Bailey Pillard, 1991) 女同性戀者的同卵雙胞胎姊妹有48% 亦為同性戀 ,而異卵雙胞胎一致比率為16% (Bailey et al., 1993) 多項神經內分泌及神經解剖學研究,試圖找出同性 戀的生物成因(Ellis Ames, 1987; Meyer-Bahlburg, 1984; LeVay, 1991) 但目前均無單一因子能夠證明與同/雙性戀性取向 有因果關係 「是否天生」無關乎「正常與否」 所有人類行為都是「天生體質」和「後天 學習」共同塑造形成的結果 性傾向也是一樣 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 …各有其「天生 體質」和「後天學習」的塑造歷程 現代醫學對於同/雙性戀的 看法為何 ? 同性戀雖 去病化,社會對於同志的 歧視與污名仍無法輕易消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