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对1999年的科什沃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的态度看上去.PDF

哈贝马斯对1999年的科什沃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的态度看上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贝马斯对1999年的科什沃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的态度看上去

童世骏 提要:德国学者尤根 哈贝马斯对· 1999年的科什沃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的态度看 上去截然相反,但其实,正像他对前者的辩护包含着不少批评一样,他对后者的批评也 包含着一些辩护:哈贝马斯对美英决策者的主要批评,既不是说他们的动机不良,也不 是说他们的策略不明智,而是说他们的思路自相矛盾,说他们误解了他们自以为坚持的 那个普遍主义原则的真实含义。这里的关键,是哈贝马斯设法进行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批 判:从对于“虚假意识”和“颠倒意识”的批判,转变为对于“片面意识”和“分裂意识”的批 判。 关键词:哈贝马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虚假意识,分裂意识 作者:童世骏,1958年出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 员。1984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1994年在挪威卑尔根大学获博士学位, 2000-2001年美国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 电子邮件:tongsj@ 德国哲学家、社会理论家尤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对1999年北约的科什沃战 2003 争和 年美英的伊拉克战争都作了明确表态。两次战争都是以美国为首发动的,都是 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针对一个主权国家发动的,但哈贝马斯对前者作了辩护,对 后者做出了批评。本文设法对哈贝马斯的两次表态进行分析,以期对那两场战争和哈贝 马斯的国际政治理论(包括作为其基础的批判理论传统)都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一 1999 4 29 年 月 日,正当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实施 大规模轰炸之际,哈贝马斯发表了一篇立刻引起广泛争议的文章:“兽性与人道-一场处 于法律遇到的边界的战争”。这篇文章之所以引起争论,是因为这位据说是继承马克思 “ 主义传统的批判理论家,居然对北约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南动武表示赞同:不 管怎么样,科索沃人对于平等共处的要求,人们对于残酷驱赶之不义的愤慨,确保了在 西方人们对军事干预的广泛的、尽管有种种差别的共识。” (Habermas,1999)哈贝马斯承认,“在古典国际法的框架中,这可以看作对一个主权 ” 国家内部事务的干预,也就是说对不干涉内政原则的违反。 (同上)但是,哈贝马斯 主张超越把主权国家当作法律主体的古典“国际法”,走向把世界公民当作法律主体的世 界公民社会的“世界法”,而“在一个世界公民联合体中的直接的成员身份,也保护人们 ” 免受自己政府的任意妄为之苦。 (同上)因此,北约对于南联盟的轰炸,在哈贝马斯 看来应该做这样的理解:“北大西洋军事同盟是在没有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采取行动的, 但它的理由,则是这种干预是作为对一个被迫害之少数种族(以及少数宗教群体)的紧 ” 急救援而进行的。 (同上) 哈贝马斯的这种立场,不仅在西方受到反战人士的广泛责备,而且在中国-尤其是5月8 日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以后-引起有些学者的强烈愤慨。1这些责备和愤慨都不无道理。 但是,对哈贝马斯这样的学者,我们即使要反对他的政治表态,似乎也更有必要仔细关 注他对这种表态的论证。这不仅是因为只有通过这种论证,我们才能对他的表态有更确 切的理解,而且是因为通过对这些论据的认真分析和推敲,我们有可能使自己对眼前的 世界及其各种关系获得更好的理解-对于同样身为学者的我们来说,针对某个政治表态 做一个相反表态,还不是目的本身。 仔细考察哈贝马斯对其观点的论证,我们可以发现,他对于北约对南战争的辩护,是在 做了很多保留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些保留包括经验的和规范的两个方面。 在经验方面,哈贝马斯虽然在文章一开始提到“事实上,空袭的‘外科手术般的精确’和对 ” 平民的周密保护,具有高度的合法性价值, 但文章后面的一些文字却表明,他并没有 忽视战争的另一侧面:“每次‘附带伤害’,每列同被炸毁的多瑙河大桥一起意外坠落河底 的火车,每辆载着逃亡的阿尔巴尼亚人的拖拉机,每个塞尔维亚居住区,每个在导弹弹 头下意外地成为牺牲品的非军事目标,其背后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战争的 不确定性,而且是‘我们的’干预一手加在良心之上的痛苦。”(同上)忽视哈贝马斯的这 些文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