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多识情文并沛.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博学多识情文并沛

华文文学  20053 (总第 68 期) ·59 · 博学多识  情文并沛 —试析曾敏之散文杂文的创作特色 杜元明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文学系 , 北京  100000) 摘  要 : 曾敏之先生自抗战时期步入文坛, 迄今将近 70 年笔耕不辍, 著作丰富, 尤其 以散文、杂文的卓越成就享誉世界华文文坛。本文试图从“引古鉴今”、“活用知识”、“说 理辩证”、“写法多样”这几个方面, 结合各篇剖析, 论述其散文、杂文的创作特色, 指出 其兼擅多种文类, 博学多识, 情文并沛, 颇具大家风范。 关键词 : 曾敏之; 散文、杂文; 创作特色; 大家风范 中图分类号: I207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005) 3005907    “九死而不悔”的精神影响下, 唐代大诗人杜 甫以《北征》倾吐了“穷年忧黎元 , 太息肠内 一 热”的心声 ; 宋代的范仲淹在其《岳阳楼记》 曾敏之先生迄今已出版散文杂文30 余种。 中以“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表 其散文杂文具有鲜明特色 : 达了一种崇高的理念 ; 明代的东林党领袖顾宪 (一) 引古鉴今 成撰写了一幅忧国忧民的对联 : “风声、雨声、 曾敏之继承了自屈原至鲁迅以来中国历代 读书声 , 声声入耳 ; 家事、国事、天下事 , 事 爱国进步文人忧国忧民、崇善抗恶、义无反顾 事关心”; 到了明清之际 , 史学家顾炎武提出 的思想传统 , 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正义感。 “经世致用”、“引古筹今”, 更以“天下兴亡 , 因此 , 以古问今, 就成了其散文杂文的一个突 匹夫有责”的警语激励世人 ; 而倡导戊戌维新 出特色。以下述几篇为例: 运动的梁启超 , 鉴于“甲午战争”败于日本、 《谈忧患意识》。该文考察了中国历史, 认 清廷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民族危机 为“可以说忧患意识与知识分子分不开 , 成了 严重 , 遂以《变法通义》的长文抒发了激愤之 思想感情深处特具的潜质。不同的时代 , 不同 情 ;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 , 孙中山的《上李鸿章 的处境 , 知识分子把忧患意识反映为忧国忧民 书》以迄“五四”运动 , 都是知识分子的忧患 的情操”。为证明此点 , 作者引用的古例就有 : 意识促成救亡图存的伟大转变 ; 而鲁迅以自题 屈原以《离骚》、《九章》、《天问》等作品抒发 肖像的“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喑故园。 了“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忧愤; 在其虽 寄意寒星荃不察 , 我以我血荐轩辕”, 可说是 作者简介 : 杜之明 , 男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文学系教授。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