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车厅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夏季变工况研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论文.docxVIP

候车厅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夏季变工况研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候车厅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夏季变工况研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论文

中文 中文摘要 重庆大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I PAGE PAGE VI 摘 要 近年来,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因其较高的节能性在我国逐渐被应用到大型旅 客空间。其中,溶液除湿新风机+地板辐射形式的末端组合在大空间应用得更多, 而溶液除湿新风机+干盘管系统因其末端送风量大,实际应用中的末端布置形式、 末端控制方式也与溶液除湿新风机+地板辐射空调系统有着不同的考虑:主要是末 端风量相对常规一次回风系统显著增大带来的风机能耗增加与温湿度独立控制系 统节能的矛盾,和部分负荷工况下定新风量、变新风量调节方式的能耗和舒适度之 间的矛盾。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围绕这两项矛盾展开: 本文以夏热冬冷地区候车厅为例,对采用热泵式溶液除湿机+干盘管的温湿度 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夏季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从:1)末端设 计计算方法及风量大小特征;2) 夏季额定工况及部分负荷工况状态点的确定和部 分负荷工况下定新风量和变新风量两种调节方式对比;3)夏季部分负荷工况下不同 调控策略下室内热湿环境分布特性三方面进行讨论。 第一,对近年来国内外旅客建筑大空间的末端布置形式和空调系统形式进行 了调研和总结。接着,根据调研获得的大型火车站候车厅尺度信息,以夏热冬冷地 区为例建立了候车厅的 EnergyPlus 负荷计算模型,计算了候车厅夏季逐时冷负荷。 第二,探讨了溶液除湿机+干盘管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末端形式的设计计算方 法、状态点的确定、干盘管送风参数的确定方法、末端风量大小特征,以及不同调 控方式下新风承担的显热负荷差异、新风总冷量的差异及它们之间的能耗差异。相 对于常规一次回风系统,采用高温工况干盘管+溶液除湿新风机系统的总送风量增 大 34~63%。通过取候车厅一个区域进行计算,进而在焓湿图上推导证明了:新风 定风量和变风量调节方式下,新风承担的显热负荷大小基本相同,而新风总负荷在 夏季大部分时间内前者比后者大。 第三,通过 CFD 模拟对比了不同调控策略下大型车站候车厅夏季空调设计工 况及部分负荷变工况下的室内热湿环境空间分布特征。发现部分负荷下,新风定风 量调节方式比变风量 ADPI 值高 20%左右;新风变风量调节方式下,温度和含湿量 不均匀系数比定风量高 50%左右。 本文结合候车厅负荷波动大,空调系统运行时间长的特征,从能效和室内热湿环 境两方面分析了采用热泵式溶液除湿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在夏季变工况下的调节 方式和相应的室内热湿环境,为此类系统在大型车站候车厅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 参考。 关键词:候车厅,热泵式溶液除湿机,温湿度独立控制,部分负荷, 不均匀系数,ADPI,CFD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重庆大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III PAGE PAGE IV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dependent control system has been applied to several large passenger spaces in China because of its high energy. Among them, the combined system of liquid desiccant fresh air unit + floor radiant is the most common system form in large space application. While the liquid desiccant fresh air unit + dry fan coil system is les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large spaces, because of its large fan energy consumption. Liquid desiccant fresh air unit + radiant flo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has a different consideration in application: firstly, even i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dependent control is applied, the supply air volume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primary air system and the fan energy consumption increases; secondly, under part load conditions, the ener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