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安达全管理.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安达全管理

针刺伤 多重因素导致医护工作者面临高比例的职业危害的风险! 化学污染 HIV感染 工程技术的解决办法 正确选择静脉输液工具 职业安全培训 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 国内采用的普通输液器过滤介质孔径一般为15微米左右,但药液中98%左右的微粒小于10微米。 《护士条例》   第二十四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制定、实施本机构护士在职培训计划,并保证护士接受培训。   护士培训应当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根据临床专科护理发展和专科护理岗位的需要,开展对护士的专科护理培训。 第二十五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专门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护理管理工作。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 For BD Internal Use Only 2000.11.6签署,OSHA在2001.1.18发布修正标准。 法案在2001.4.18正式生效,7.17开始执行。 内容包括:锐器伤登记、评估/选择安全医疗器械介入、要求使用安全的医疗器械 \ 欧洲公共服务联盟 签署关于预防医院和医疗部门锐器伤害的框架协议 2009年7月17日 布鲁塞尔协定 我国相关职业安全法规 《护士条例》 2008年1月23日经国务院第206次常务会议通过,由温家宝总理签署第517号国务院令公布,自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 《护士条例》特别规定了医疗卫生机构在护士队伍建设方面的职责,包括:保证护士的人力配备;保证护士的工资报酬、津贴等各项待遇;保证护士的培训、晋升、职业安全防护等权利。 开展职业安全防护 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由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在2008年编写, 于2009年出版,为临床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专业指导。 关于无菌器具的使用,护理输液指南中推荐意见是“为减少针刺伤发生,选用防针刺伤的穿刺器具。” * 导致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很多,与药液、无菌操作技术、留置导管材质 等因素相关。 同时,静脉炎也是可以预防的,比如适当稀释药液浓度、输注刺激性强的药液后,滴注20ml生理盐水,避免药液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要求操作;选择导管材质生物相容性好的安全型静脉留置针 等。 如发生静脉炎,立即停止输液,患肢制动并湿敷治疗。 * 静脉炎分为机械性、化学性、细菌性、血栓性静脉炎四类。 我们先来看机械性静脉炎,常由留置针及PICC引起。 首先,我们应选择合适型号的留置针,避免过粗的导管置入较细静脉时,与血管壁和内膜发生摩擦,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为下面的产品介绍埋下伏笔) 其次,静脉留置针及PICC采用的导管材质也非常重要,比如说入血后导管软化,漂浮在静脉内,就能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 化学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与药物及细菌感染有关。 血栓性静脉炎则跟多重因素相关。 * * * * * * * * * * * * * * * * * * * 静脉输液工具的合理选择,除了更好的完成治疗任务外,还可降低因输液及相关器械操作所带来的安全风险! 重庆西南医院肿瘤科 胡绍毅 QQ:1289620471 静脉输液概述 静脉输液,俗称打“点滴” ,是一种侵入性护理操作技术,它的优点就是药物能够100%的直接进入到血液中,药物吸收快、见效快。主要用于治疗和抢救危重病人。 静脉输液也是一把双刃剑,正确使用可以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错误使用就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副作用,严重的还危及患者的生命。 我国静脉输液概况 我国正处于“输液迷信”时代,静脉输液成为中国独有的医疗文化,“吊瓶森林”比比皆是,据统计,90%以上的住院患者需要静脉输液治疗。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联组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表示,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过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成为当之无愧的“输液王国”。 81%的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上需花费全天75%的工作时间(2000年初)。 大多数人过高的估计了静脉输液的作用,弱化了可能的风险。 根据国家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推算,目前我国每年因为药物的不良反应住院的病人高达250万。 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 静脉输液带来的结果 不良事件屡屡发生… 2010年10月13日 北京市朝阳区27岁的男青年小郭,因嗓子疼到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病,输液时突感不适,经抢救无效死亡。此前医生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开了来立信、克林霉素和生理盐水输液治疗。家属称其有药物过敏史,医院则称医生开具的药品不用皮试。 --新京报10月17日报道 2010年11月26日 广东省中山市电子科大中山学院一名19岁男生因发烧前往中山市人民医院急

文档评论(0)

181****75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