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ura (TTP) 总述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血栓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血栓形成综合征等。为一种不常见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伴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基本病理改变为嗜酸性物栓塞小动脉(纤维蛋白)可发生在各个器官。临床特征为发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病性溶性性贫血,多种神经系统损伤和肾损害等。其病因不明,可能与血管因素、感染以及药物过敏等有关。起病急骤,病情严重,2/3病例在3个月内死亡,少数病例较缓慢,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 作为一种少见疾病、临床与实验室征象又缺乏特异性,TTP是血液科医生最难做出诊断的疾病之一 过去10年有许多关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病理生理的研究,TTP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 TTP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10~40岁较多见,女性约占60%,黑色人种及肥胖人群高发。 可为突发性,或反复发作。少数情况下一个家族内可出现多个TTP患者。 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疾病。 儿童ITP的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病前1-6周有病毒感染史,如上呼吸道感染,麻疹,水痘。 出血特点:皮肤粘膜广泛出血,多为散在性针头大小的皮内或皮下出血点,形成瘀斑或瘀点,四肢较多。通常无脾大。 TT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先天性TTP(2%~3%): 遗传性vWF-CP基因缺乏 TTP 特发性TTP(大多数):无病因可寻。 继发性TTP:如感染、药物、肿瘤、骨髓移植与妊 娠等。 继发性和获得性TTP主要是由于机体产生抗vWF-C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的抗体,抑制了vWF-CP活性。 VWF增高:VWF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很多情况下都增高,常见于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等,肾小球疾病,妊高征及大手术后。  约90%以上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无明显的病因或潜在疾病,部分是继发性的,多继发于下列疾病: (1)药物过敏,如青霉素、磺胺类、碘、氯喹、阿斯匹林、口服避孕药; (2)中毒(CO、染料、漆等)及蜂蛰、狗咬等; (3)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大动脉炎、干燥综合征; (4)妊娠后期; (5)抗肿瘤治疗,丝裂霉素、柔红霉素及环孢菌素A、注射疫苗等。 (6)某些感染,如细菌、立克次体、病毒和支原体等的感染。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有: 五联症 1 发热 90%以上患者有发热,在不同病期均可,原因尚未确定,可能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损害、组织坏死、溶血、白细胞释放致热产物及继发感染等有关。 2 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 约25%的患者PLT<20×109/L。由于本病同时有微血管损害,出血通常不与血小板的减少相关,而可能表现的更严重。 主要表现为皮肤的瘀点瘀斑,亦可发生鼻出血、胃肠道出血、血尿及视网膜出血。 3 溶血 40%的患者出现溶血,间接胆红素增高,网织红细胞增多,外周血涂片见破碎红细胞,有核红细胞易见。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约有1/2的病例出现黄疸、20%有肝脾肿大,少数情况下有Raynaud现象。 。 外周血涂片 4 神经系统症状 90%的患者有神经精神症状。表现多变,如头痛、意识障碍、神志模糊、瘫痪、抽搐,昏迷等。与大脑皮质或脑干小血管的病变有关。 5 肾脏损害 约85%的患者有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的表现,少数可发生肾皮质坏死导致急性肾衰。 有典型“五联征”的占TTP总数的40%,出现溶血、神经损害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三联征”占75%。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并发严重的溶血性贫血;极少数由于肾皮质缺血坏死而出现少尿、尿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心脏的血栓可引起心肌梗死、累及心脏传导系统可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跳骤停而死亡等。 TTP的主要诊断依据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检查大多采取实验室检查:间接胆红素升高,表现为蛋白尿,镜下血尿和管型尿,40%~80%有轻度氮质血症,肌酐清除率下降。 ?1、外周血:患者均有贫血的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1/3的患者血红蛋白60g/L,血象中可见变形红细胞及碎片者占95%,并可见球形红细胞。有核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30%),持续性血小板减少者92%,中位数(8~40.4)×109/L。白细胞增高者占60% 类白血病反应少见,但可有明显左移,并可见幼稚粒细胞。 ?2、骨髓象:红细胞系统显著增生,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多数为幼稚巨核细胞,呈成熟障碍。 ?3、出凝血检查:出血时间正常、血块收缩不佳、束臂试验阳性,凝血酶原时间可延长,占20%,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