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七讲短石-包-曼.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讲短石-包-曼

绦 虫: 微小膜壳绦虫 Hymenolepis nana 1.1 成虫 乳白色 平均长20mm 链体:100-200 1.2 虫 卵 2. 生活史 3. 致 病 消化道症状: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厌食等 神经症状: 头痛、失眠、烦躁、痉挛等 5. 流行 5.1 分布:世界性分布;国内新疆、天津、河南和西藏感染率较高 5.2 传染源:被感染的人和鼠 5.3 感染方式: 间接感染、直接感染、自体内感染 6. 防治 6.1 消灭传染源: 治疗感染者;灭鼠 6.2 加强宣传教育,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6.3 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头节 1. 形 态 1. 形 态 2. 生活史 3.致病 致病机制: 局部压迫、 过敏反应和毒性作用、继发感染 临床分型:肝包虫病、肺包虫病、腹腔包虫病、脑包虫病、骨包虫病、其他部位包虫病 4.诊断 病原学检查:根据手术后摘除的棘球蚴或痰、胸水、腹水内查到的原头蚴。 免疫诊断 影像学检查:X线,B超、CT等 5.1 分布:世界性分布,我国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内蒙为主要流行区。 5.2 流行因素: 虫卵污染环境 人、犬、羊关系密切 病畜内脏喂犬或乱抛 牧区群众卫生意识较差 皮毛制品加工 6.防治 6.1 定期为犬驱虫(氢溴酸槟榔碱) 6.2 治疗病人:手术治疗为主;药物治疗 阿苯达唑,吡喹酮 6.3 加强对病畜内脏的管理 焚烧,深埋 6.4 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 眼包虫病 1.3 裂头蚴 带状 长30 cm 白色 头节有凹陷 不分节 具横皱褶 4. 诊断 4.1 成虫感染: 4.2 裂头蚴病: 询问病史 活检 免疫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 5. 流行 5.1 分布: 成虫感染:我国报道20余例。 裂头蚴病:多见于东亚及东南亚各国,欧、美、澳等地也有记录,我国已有近千例。 5. 2 流行因素 局部敷贴生蛙肉,经皮肤感染 吞食生的或未煮熟的蛙等 饮生水或食入感染的剑水蚤 进食生的或半生的蛇、猪肉等 6. 防 治 治 疗 成虫:吡喹酮、阿苯达唑等 裂头蚴:主要靠手术摘除;用40%酒精和2%的普鲁卡因局部杀虫 不用蛙肉敷贴、不食生肉、不饮生水 加强对肉类食品的检疫 两类绦虫孕节的比较 眼裂头蚴病 生 活 史 3.1 成虫:寄生人体机会较少,症状轻微 3.2 裂头蚴: 皮下裂头蚴病 眼裂头蚴病 口腔颌面部裂头蚴病 脑裂头蚴病 3. 致病 结束 曼氏叠宫绦虫 猪带绦虫 假叶目 圆叶目 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 * * 细粒棘球绦虫 微小膜壳绦虫 曼氏迭宫绦虫 1. 形态 2. 生活史 3. 致病 4. 诊断 5. 流行 6. 防治 1. 形态 卵壳 极丝 胚膜 六钩蚴 4. 诊 断 粪 检 细粒棘球绦虫 1.1 成虫 体长:2~7mm 头节:28-48小钩 成节:睾丸45 ~ 65 孕节:1~2节 1.2 虫卵:形态与带绦虫卵相同 1.3 幼虫(棘球蚴): 圆形囊状物,由囊壁和囊内含物组成。 子 囊 原头蚴 生发囊 囊 液 棘球蚴模式图 角皮层 生发层 名词:棘球蚴沙 棘球蚴内的子囊 棘球蚴子囊 原头蚴头节未翻出 原头蚴头节已翻出 X光下: 肝包虫病 右肺包虫病 脑内的棘球蚴 手术摘除棘球蚴 摘除棘球蚴 1. 形态: 1.1 成虫: 长度: 60~100 cm 链体: 1000节 头节: 成节: 孕节: 1.2 虫卵: 椭圆形 灰褐色 中等大小 卵壳较薄 有卵盖 卵盖

文档评论(0)

180****95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