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耐震评价与补强规范之演进.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路桥梁耐震评价与补强规范之演进

│中│華│技│術│ 3 S P E C I A L R E P O R T 題 專 導 報 關鍵詞:性能水準、性能目標、耐震補強關鍵詞:性能水準、性能目標、耐震補強 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炤烈 1 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結構部/經理/蔣啟恆 2 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結構部/正工程師/戚樹人 3 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結構部/正工程師/蘇進國 4 No.111 July, 2016 124 │ │ 摘 要 ABSTRACT 台灣地狹人稠,綿密之交通路網遂成為區域聯繫及經濟發展之主要依據,而受限於 地形起伏變化,橋梁的功能維持更是確保交通運轉及經濟活動之主要關鍵。考量台灣位 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頻仍,民國88年921集集大地震及今年的0206美濃大地震均造 成國內重大經濟和人民財產損失,尤其集集地震造成許多橋梁為之損毀、交通運輸之中 斷,救援資訊、人力、物品無法及時運送,其所產生後續之損失往往倍數於地震發生瞬 間產生的災損。因此,對於現有橋梁安全評估及有效之耐震補強作業,除能於未來地震 發生時,降低因橋梁損毀,造成交通運輸中斷,社會經濟衝擊之機率外,保持道路橋梁 之暢通,更能大幅減少地震後所導致之國家總體損失,同時能加速災後工商業社經活動 之恢復腳步。爰此,本文將簡述國內橋梁耐震評估與補強相關規範之演進歷史及緣由, 冀能供為橋梁工程實務及學術研究之參考。 1 2 3 4 壹、公路橋梁耐震設計規範演進 交通部始於民國76年頒布「公路橋梁設 分章節,除震區重新劃分外,另製作台北盆地 計規範」,並開始規定橋梁之設計地震力,當 之加速度反應譜,並增列設計垂直地震力之規 時規範僅考量容許應力設計法及強度設計法, 定,及增列水平雙向地震效應與垂直地震效應 對於構材之韌性階段未作著墨。民國84年頒布 之組合等規定。而民國98年6月所頒布之橋梁耐 「公路橋梁耐震設計規範」開始著重韌性設計 震設計規範係依地震危害度分析所得最新之研 3 之觀念,並按各種不同結構系統之韌性行為作 究成果,並參考活動斷層位置與過去大地震發 為地震力折減之依據,以決定其設計地震力; 生之紀錄,重新整合工址加速度係數(Z)與正規 導 報 題 專 該規範之耐震設計理念除須符合在工址回歸期 化加速度反應譜係數(C),改以設計地震水平譜 475年之大地震作用下,橋梁不得崩塌之原則 加速度係數(S )進行震區劃分,且新增「鋼橋 aD 外,尚須考量在中度地震作用時,橋梁結構不 墩構材之韌性要求」及「隔震與消能設計」章 得過早降伏,另外並配合相關耐震構造細節之 節。相關耐震設計規範之演進詳如表1所示。 嚴格規定來確保結構韌性。民國88年發生921 集集大地震後,交通部為因應全台實際震度狀 況,於民國89年4月修訂橋梁耐震設計規範部 No.111 July, 2016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