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北宋退居士大夫的日常化写作-华东师范大学学报.PDF

一个北宋退居士大夫的日常化写作-华东师范大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个北宋退居士大夫的日常化写作-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JOURNALOFEASTCHINA NORMAL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o.6,2017 一个北宋退居士大夫的日常化写作 ———以苏辙晚年诗歌为中心  ① 林 岩      摘  要:苏辙晚年诗歌向来少有学者予以关注,然而通过对其作品的细致研读,我们却发现其呈现出一些 迥然不同的特质。通过在诗题中标注日期,苏辙赋予了自己的晚年生活以一种严肃的意味;而诗歌中对于天 气的关注,却揭示出他晚年依赖于田产收入的现实处境;诗歌中对于家庭事件的记述,尤其是房屋的建造过程 的详尽描述,以及诗歌唱酬的对象主要限于家庭成员,则表明在政治禁锢的处境中,家庭生活成为了苏辙晚年 诗歌的核心要素。除此之外,苏辙晚年还表现出对于园艺的浓厚兴趣,而在精神生活方面,他最终放弃道教信 仰,转而投入禅宗修行,更折射出他在宗教信仰方面的重大转变。通过这些分析,本文试图说明,正是苏辙晚 年作为退居士大夫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在文学写作方面呈现出日常化的特征,而这对于南宋陆游等诗人的 晚年诗歌写作可能产生了某种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苏辙;晚年;日常化写作;退居型士大夫 : DOI 10.16382/ j.cnki.10005579.2017.06.010 元符三年(1100)正月,哲宗驾崩,徽宗继位。以此为契机,朝廷缓和了对于旧党人物的打击,那些 远贬岭海的旧党官僚,得以陆续北还。这年四月,已经历七年放逐生涯的苏辙,离开了广南东路的循州, 开始北返。终于在年末的时候,抵达了颍昌府,并从此在那里定居下来,度过了自己的晚年生涯,直至政 和二年(1112)去世。 在苏辙生命的最后十二年里,除崇宁二年(1103),他因某种原因避居汝南之外,基本上一直居住在 颍昌府,再未能回到朝廷。但是,在蔡京为相时期,他依然是在政治上备受打压的对象。崇宁元年 ① (1102)五月,朝廷下诏,对于苏辙等五十余人,“并令三省籍记,不得与在京差遣。”六月,他的官阶也从 太中大夫(从四品)被降级为朝请大夫(从六品)。崇宁二年( )四月,朝廷又下诏焚毁三苏及其门人 1103 ② 著作的印板。崇宁三年( )六月,朝廷更下诏颁布三百零九人的元党人名单,并令刻石于天下州 1104 军,苏辙名列其中。崇宁五年(1106)朝廷再下诏,命令曾任宰臣执政等官不得到阙下,苏辙也在其中。 一直到大观二年(1108)正月,因徽宗受八玺,大赦天下,旧党得以享受复官的优待。在这一年,苏辙迁 ③ 转为中奉大夫(从五品)。此后,直到他去世那年,才得以恢复到太中大夫的品级并致仕。 就这样,一位昔日的宰执大臣,一位在文坛上享有盛誉的士大夫,在北宋末年的党禁之下,实际上失 去了活动的自由,而处于一种政治禁锢的境地。于是,苏辙就只能选择一种闭门索居的生活方式,来度     【作者简介】林岩,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奈尔大学东亚中心、哈佛大学东亚系访问学人(武汉,430079)。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南宋落第士人与地方社会———以两浙路为中心”(12JDNS03YB);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 2016 8 7 际 进 术讲 研究基地课题。按:本文曾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在 年 月 日浅见洋二教授主持的“大阪大学国 共同研究促 プログラム学 演会”上予以发表,得到参会学者的批评指正。此次撰写过程中,吸取了他们的意见,特表感谢。 ① 19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