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第三十,炮三十一章.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原第三十,炮三十一章

1.浅部感染真菌的种类及所致疾病; 2.白假丝酵母菌、新生隐球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 3.肺孢子菌的生活史、致病性及实验诊断。 第30、31章 皮肤癣菌的种类及侵犯部位 癣菌属名 侵犯部位 癣菌菌名 皮肤 毛发 甲板 表皮癣菌属 + - + 絮状表皮癣菌 毛癣菌属 + + + 石膏样毛癣菌 小孢子菌属 + + - 奥杜安小孢子菌 第三十章 浅部感染真菌 (皮肤与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第一节 皮肤感染真菌 嗜角质性,侵犯角蛋白丰富的浅表组织,如表皮角质层、毛发、甲板等,引起癣症; 通常不侵犯皮下等深部组织和内脏器官,不入血引起全身感染; 外源性、腐生性真菌,从伤口侵入引起皮下组织感染,逐步蔓延至周围组织,少数侵犯内脏和器官。 重要特点: 1.种类与致病性 分为3个属,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有20余种。 致病特性 嗜角质蛋白 侵犯部位 表皮、毛发、指(趾)甲 感染方式 接触感染 所致疾病 皮肤癣、甲癣等 一、皮肤癣真菌 压片镜检:取皮屑、指趾甲屑或病发,经l0%KOH溶液消化后,镜检。查到菌丝和孢子即可初步诊断。 培养可确定菌种。 2.微生物检查 寄居于人体皮肤和毛干的最表层的浅部真菌 我国最常见的是糠秕马拉色癣菌 具有嗜脂性,属条件致病菌 侵犯皮肤角质层引起一种慢性、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浅部真菌病,即汗斑(花斑癣) 患者由于遗传、免疫缺陷、油性皮肤、多汗或高温、高湿环境作业以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而致感染 与脂溢性皮炎的发生有关 二、表面感染真菌(角层癣菌) 二 主要有孢子丝菌与着色真菌,经外伤侵人皮下,一般感染只限于局部,但也可扩散至周围组织。 孢子丝菌经淋巴管扩散;着色真菌经血行或淋巴管扩散。 第二节 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引起孢子丝菌病(sporotrichosis),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散发于世界各地,我国以东北地区为多见。 一、申克孢子丝菌 腐生性真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尘埃和植物中。通过创伤皮肤接触染菌土壤或植物,双相型,在自然环境中以霉菌的形式生长,产生有隔菌丝和分生孢子;在体内35~37℃条件下以比较小的酵母型细胞生长。 1.分布及生物学特性 2. 致病性 孢子丝菌性下疳:细菌侵入皮下组织、淋巴管,形成亚急性或慢性肉芽肿,出现无痛性链状硬结(2cm),呈向心性、串状排列。好发于四肢。 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出现播散性感染。 可经口或呼吸道侵人,沿血行扩散至其他器官(肝、脾、胰、甲状腺及心肌),最常累及骨骼。 感染途径 损伤皮肤接触感染 所致疾病 血清学检测:凝集试验测病人体内抗体,效价在1:320以上者有诊断意义 皮肤试验:也可用申克孢子丝菌菌苗作皮肤试验,24~48h在局部产生结节,可辅助临床诊断 3.诊断 腐生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木片中,在组织中为厚壁圆形细胞 性状:丝状菌落,有气生菌丝,棕色或黑色,镜下见有隔菌丝和椭圆形的分生孢子(树枝型、剑顶型、花瓶型),为鉴定依据 致病:感染多发于下肢等暴露部位,潜伏期长。患病皮肤呈暗红色或黑色;亦可侵犯深部组织,呈慢性过程,且可发生脑内感染 二、着色真菌 第三十一章 深部感染真菌 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侵犯除皮肤及其附属器官以外的深部组织,内脏乃至全身的致病性和条件致病性真菌,又称系统性感染真菌。 第一节 白假丝酵母菌(Saccharomyces albicans) 俗称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人腔道内的正常菌群,为最常见机会致病性真菌。 (一)生物学性状: G+菌体圆形,φ3~6μm,以出芽方式繁殖,形成假菌丝和厚膜孢子;类酵母型菌落。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皮肤、黏膜感染:如引起湿疹样皮肤假丝酵母菌病、肛周瘙痒症、指(趾)间糜烂症;鹅口疮、阴道炎、外阴炎、龟头炎、包皮炎、肠炎 内脏感染,如引起肺炎、肾盂炎、败血症等;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脑炎。 引起假丝酵母菌病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直接镜检:取皮屑加10%KOH消化后,镜检圆形菌体或假菌丝。 分离培养:沙氏培养基25℃培养1~4天后,形成酵母样菌落。 芽管形成试验:将白假丝酵母菌接种于0.5ml人或绵羊血清37℃1.5h至4h镜检可见芽生孢子和芽管 厚膜孢子形成试验:将假丝酵母菌接种于玉米粉琼脂培养基,25℃48h可在菌丝顶端、侧缘或中间见到厚膜孢子 鉴别和鉴定 (一)生物学性状 圆形酵母样细胞,直径4~12μm,外周有肥厚的荚膜,以出芽方式繁殖,但不形成假菌丝。 第二节 新生隐球菌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多为外源性感染,呼吸道吸入孢子是主要感染方式,肺部感染预后良好,可播散至全身其他部位,最易引起慢性脑膜炎,预后不良。 (二)

文档评论(0)

186****07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